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嗑瓜子」是一种国民饮食习惯,却隐藏着被人忽视的意识形态因素。

关于「瓜子」,从我国元朝开始就有相关记录,后来到了明清时期,瓜子更加流行,甚至成为一种过年习俗。但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所有的这一类记录中,「瓜子」指的是西瓜子,而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葵花子。

那么,「葵花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追寻这个问题,我们找出了一条非常有趣的发展链条。可以说,一颗小小的瓜子,展现出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身份焦虑与历史伤痛。听完这期节目,你会了解俄罗斯的基本发展逻辑,你也能了解关于「沙皇」、「叶卡捷琳娜」、「十月革命」以及「俄乌战争」背后非常丰富的历史脉络。以及更重要的问题是,嗑瓜子这个行为,到底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欢迎大家在喜马拉雅、小宇宙上收听《中欧商业评论》旗下商业播客栏目“迷因电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本期内容精华/

  • 04:26 关于梵高的「向日葵」里的问题

  • 04:54 关于为什么俄罗斯的统治者叫「沙皇」

  • 07:44 关于俄罗斯被蒙古人统治240年这件事

  • 10:31 关于「脱亚入欧」的「彼得大帝」

  • 14:28 关于「叶卡捷琳娜大帝」

  • 18:44 关于俄罗斯为什么会有农奴制度

  • 24:04 「农奴制」与「嗑瓜子」

  • 28:25 「嗑瓜子」与「大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