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

 我来答
篮之明3
2023-08-02 · 超过95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6万
展开全部

之前,福建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的文章,文章明确表示将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福建省本次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主要有两方面: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同时,该文件还规定,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多地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进行调整规范

除福建外,多地已经宣布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安徽

2020年9月,安徽发布高考加分政策调整: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便包括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安徽省省属高校招生。

江西

2019年12月17日,江西省印发《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自2023年开始不再加分。

辽宁

2020年1月,辽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辽宁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也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方面,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6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天津

天津市则将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调整为优先录取。据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消息,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天津市属高校时增加5分投档”的政策调整为“在本市所属高校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山东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消息,山东高考在2017年起就已经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

此外,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

例如,湖南要求,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三统一”),即具有湖南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方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少数民族加分,不符合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统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该加分政策。

为什么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在山东和安徽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后,有关部门的解读是:在山东、安徽等省,没有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般为民族村、民族乡,且数量不多。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只有5个民族乡镇,365个民族村居;安徽省也只有10个民族乡(农场),135个民族村。即便是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占比并不高,有的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还不到30%。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高考加分照顾,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近年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一样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少数民族与汉族高中生在同一所高中或者一个班级读书,仅仅因为民族不同,就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这样显然不公平的,不合理的,高考的公平也受到了伤害,也对汉族学生造成了逆向的歧视。

其次,高考加分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人才,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然后通过人才来反哺经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高考加分,最开始是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发展特色旅游、特色经济等,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状态。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贫困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并不一定是贫困地区,所以这种加分政策势必需要进行改变。

再次,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本身就有漏洞,给了很多人钻加分制度的空子的空间。比如小升的一个同学,父母都是汉族,但通过一系列操作,将自己的民族成分改成了少数民族,通过高考加分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羡煞一众同学。

网上流传的一个贵州省2018年高考加分情况表显示,2018年贵州高考前20名中,少数民族占据了15名,而且他们就读的学校,也并不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这也就是说,当年清北两校在贵州招生的大部分名额,将可能被这些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学生把持,对于汉族学生来说,造成了反向的不公平。

写在最后

未来,在教育资源大体相同的时候逐步减少加分,甚至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才是新的教育公平。

其实现在教育的不同和差异,更多在于农村地区和城市学生受到的教育,在于父辈阶层不同导致所接受到的不同教育水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重道远,而且本身是没有绝对公平可言的。

提高社会流动性、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途径之一——改善教育计划的可实施性、质量水平以及覆盖范围,促进教育和终身学习。

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才是努力的方向。

日吓姓镁b0
2023-08-03 · 超过100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50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高考不仅直接关系着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寄托着千家万户的希望,更承担着为国选才的重任。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国特色招生考试模式。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截至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2%,超过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

尽管如此,高考资源分配还存在过度的社会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容易降低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引发社会矛盾。





01 关于高考加分

1、学生关心高考最重要的事就是:考什么试卷得多少分被录取!各地区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在教育资源上,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录取上,西部地区的学生也因此得到了一些照顾。高考加分的初衷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比如2018年贵州的一位少数民族考生在加分后,差点让当时的第一名杨云无缘北大。这件事当时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引起热议。同卷不同分,同分不同命。这是一些同学在高考成绩出来后的感叹。

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公平:2023高考部分省份取消加分政策
2、高考公平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要求就是逐渐取消高考加分项!确保不会因为考生的性别、地域、种族、民族、宗教信仰等因素使考试结果产生偏差。教育机会的快速增长尚未解决我国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各地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

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公平:2023高考部分省份取消加分政策
三年前,黑龙江、辽宁、安徽、福建4个省份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之后,江苏省宣布自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今年,江西省宣布2023年起不再实行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02 为什么取消高考加分

1、“经济发展与教育支出”的不平衡。教育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和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在社会分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个体间不公平、区域间不均衡问题十分显著。

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公平:2023高考部分省份取消加分政策
图 全国教育支出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

从总趋势来看,教育支出基尼系数从1994年持续上升至2002年到达高峰,而从2002年后开始降低,至2014年后趋于平稳,说明了全国教育的不公平程度经历了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过程。现阶段,“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



2、以“减项目、降分值”为主要内容优化高考。按照教育部“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总体要求,以“减项目、降分值”为主要内容。

各地取消了体育艺术特长、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加分项目。在这种情形下,考生只因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等就享受高考加分政策,显然不科学、不合理。由于我国地区教育差异较大,采取全国一盘棋式的教、考、招方法,不科学也不现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海里的泡泡鱼pH
2023-08-03 · 超过9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取消民族加分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改革措施。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从2014年起,全国范围内陆续有一些省份取消了民族加分制度。以下是一些已知取消民族加分的省份:

1. 浙江省:2014年取消了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加分政策;
2. 山东省:2015年取消了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加分政策;
3. 河南省:2019年取消了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加分政策;
4. 福建省:2020年取消了普通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加分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省份的招生政策都可能有所不同,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或者临时调整。因此,具体的取消民族加分的省份和时间可能还需要参考相关省份具体的政策文件和公告。

此外,尽管一些省份取消了民族加分制度,但中国仍然通过其他方式来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就业和发展机会,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公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89******55
2023-08-01 · 超过5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7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2.5万
展开全部
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省份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以下是一些已经取消或部分取消民族高考加分的省份:

1. 北京市:自2014年开始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2. 上海市:自2014年开始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3. 天津市:自2014年开始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4. 江苏省:自2014年开始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5. 浙江省:自2014年开始取消了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高考政策可能随时有所变化,因此建议关注各个省份教育考试部门的最新通知和公告,了解具体的政策规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