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5.616 评价豆瓣读书
¥41.40¥13.80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04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本书结合供应链管理的逻辑架构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从最基础的单证、合同等要素开始,详细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的重构过程和创新效应,包括“区块链+单证”“区块链+交易”“区块链+应收账款质押”“区块链+存货质押”“区块链+标准仓单”“区块链+大宗商品交易”“区块链+供应链金融ABS”等模式,最后结合笔者的实践,讲解构建产业供应链生态圈的完整案例。本书使用了近百幅图来详细解读所讲理论的逻辑内容与模式,为配合理论分析还提供了一些行业典型案例。

本书适合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从业人员阅读。

段伟常,籍贯湖南省常宁市,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广州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具有计算机、物流、金融、系统科学等专业背景,研究兴趣包括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发表论文近40篇。

作品目录

  1. 第1章 虚拟经济与区块链应用的兴起
  2. 1.1 交易便利化、信用与交易秩序
  3. 1.2 计算信用时代的到来
  4. 1.3 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影响
  5. 1.4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意义
  6. 1.5 区块链应用发展综述
  7. 1.6 几个常见观点的辨析
  8. 1.7 本书主要内容
  9. 第2章 区块链与虚拟世界
  10. 2.1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
  11. 2.2 虚拟世界的重要意义:数字化生存
  12. 2.3 现实与虚拟的深度交互与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13. 2.4 区块链架构下的信用机制
  14. 第3章 供应链结构、信用与融资
  15. 3.1 供应链的系统边界与结构
  16. 3.2 供应链信用
  17. 3.3 供应链信用结构
  18. 3.4 信用链机制
  19. 3.5 供应链金融的经营决策
  20. 第4章 区块链架构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21. 4.1 区块链技术基础
  22. 4.2 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匹配性
  23. 4.3 “区块链+单证”
  24. 4.4 “区块链+交易”
  25. 4.5 基本业务单元:应收账款质押的区块链应用
  26. 第5章 区块链架构下的物流金融创新
  27. 5.1 物流金融概述
  28. 5.2 存货质押监管的系统化
  29. 5.3 “区块链+”存货质押质融资
  30. 5.4 标准仓单的应用创新
  31. 5.5 “区块链+标准仓单”应用构架
  32. 5.6 “区块链+大宗商品交易”解决方案
  33. 第6章 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
  34. 6.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35. 6.2 资产证券化基础
  36. 6.3 供应链金融ABS
  37. 6.4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ABS
  38. 6.5 小结
  39. 第7章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40. 7.1 风险控制概述
  41. 7.2 区块链架构下的风控特点
  42. 7.3 真实性证明
  43. 7.4 计算信用
  44. 7.5 闭环负反馈控制
  45. 7.6 双工系统控制
  46. 7.7【案例分析7-2】欧浦智网的智慧物流与物流金融服务
  47. 第8章 从理论到实践:循环产业供应链生态圈构造
  48. 8.1 产业级供应链生态圈设计思路
  49. 8.2 循环产业诊断
  50. 8.3 铅循环产业供应链生态圈设计
  51. 8.4 “互联网+回收”的产业电商模式
  52. 8.5 供应链管理设计
  53. 8.6 找铅网核心功能与系统结构
  54. 8.7 找铅网金融服务创新
  55. 8.8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新
  56. 8.9 小结
  57. 第9章 总结
  58. 9.1 主要创新点
  59. 9.2 下一代供应链金融模式
  60. 9.3 研究展望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仓单属于无因票据,只要所持仓单符合《票据法》规定的条件,票据权利就成立,持票人不必证明取得票据的原因,从而使得仓单效力不再受原因关系的存废或其效力有无的影响4 人
  2. 我国法律规定存货质押的法定公示方式是“移交占有”,但移交占有的公示方式很难使质押法律关系为第三人知晓,潜在交易主体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主因在于质权人并没有直接占有质物,出质人、委托监管人仍然有可能将质物再次与善意的第三人进行交易,善意的第三人并不知道该质物已经出质)。因此,需要存货质押登记公示来补充移交占有公示方式的不足,以解决第三人善意取得、虚开仓单和重复质押等问题。3 人
  3. 区块链通过点对点传输技术、链式存储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分布式多点存储技术和共识机制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2 人
  4.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2 人
  5. 区块链技术的思想正是按同构逻辑,以加密(不可篡改)、时间戳(时序性)的机制来形成虚拟世界中的信息的,使得虚拟世界具有反映现实事件的结构与内涵。2 人
  6. 供应链金融2 人
  7. 当企业缺乏足够资信,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时,通过第三方并以第三方名义与贸易相对人签订贸易合同,从第三方处取得融资,企业销售货物后返还本金和一定手续费给第三方。2 人
  8. 在报表制作中,要求《台账》《出入库明细》《库存明细》《出入库统计》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2 人
  9. 质押监管业务体系的构成如图5-3所示。在图 5-3 中,业务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常规业务管理体系、异常状态管理和应急管理。各部分组成如下。2 人
  10. 3.感知科技公司的物联网大宗货物动产质押监管系统2 人
  11. 物流公司能够出具存货的权利凭证只有两种,一种是提单,另一种是仓单。2 人
  12. 除期货市场外,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全意义上的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业务在国内较为少见,而仓单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存货凭证,而非可流通的仓单。所以,目前我国境内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实质为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主的动产质押。2 人
  13. 仓单的法律关系清晰度远高于动产质押监管的清晰度。2 人
  14. 高信用国际标准仓单综合服务体系的相关内容解释如下。2 人
  15. 主要的监管技术与措施如图5-13所示。2 人
  16. 虚拟系统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最佳支持,是对于全链所有节点交易的可视化,不仅包括线上的交易链(商流),而且包括交易的各类支持流程,如线下的物流、单证流、价值交换的真实证据等,只有当银行认为已经获得足够、充分的信息时,才能排除质押品风险,充分的授信服务才可能实现。2 人
  17. 传统线下的现货交易,需要第三方信用中介的介入,才具有可信赖性,且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痛点是线上融资审查、审批,难以对线下的资产交易的真实性、流转单据的有效性等实现快速、有效的审查,达到风险控制、合规性的单证审查目的,需要花费平台或金融机构大量的人力,也不一定能保证融资的时效性(例如,很多资金需求者要求当天放款)。2 人
  18. 在供应链金融中,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信用链,使得信用溯源变得较为容易,资金端的管理人员可以穿透严密的业务逻辑,直接获得从底层开始的信用信息,省去了大量的重复验证过程。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