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新年好,我是你们的谢毛毛。

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因为从1月20日起,武汉发生的一切飞速脱轨,甚至逃离真实。
关于这座肺炎阴霾下的城市,武汉人、和武汉有过联结的人,他们都想对武汉说什么?有什么样的新年寄语?
今天,我们采访了20位读者。我们始终相信,风暴会过去,而声音永远珍贵。

01@内特

在家盼着妈妈平安健康的女娃娃

坐标:湖北武汉
年龄:27岁

大年二十九,放假的第一天,睡梦中武汉就被封城了,等我醒了,这个城市已经出不去了。早有“封城”的消息传出,但谁都没放在心上。下午,准备跟爸爸出去采购一些过年的东西,封城的武汉车辆还是很多,都是私家车和少量的的士。小区附近的加油站,排队加油的车队将尽两三百米。超市更恐怖,麦德龙的停车场里里外外全是车。如此情况,还是开车回家,毕竟担心人多交叉感染。

家里大部分人都是医护人员,姐姐、舅舅、妈妈都奋斗在抗击新冠的一线。家里的微信群都是他们为彼此担心和鼓励的场所。妈妈在医院的急诊科,每天需要对来看病的人的进行分诊,直面病人。

她每天都累的够呛,回家时会跟我们分享医院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很无力,但是她本人却很坚定,很乐观。封城的那天晚上,她回来跟我们说即便如此,还是要有点过年的气氛,自己起码要积极一点,她把家里挂起灯笼,贴上了福字。

她总说,嗯,会好的!

02@土土土

曾在武汉读书的记者

坐标:印度班加罗尔
年龄:27岁

在武汉渡过了目前人生四分之一的时间,现在想来那七年的重要性大概占了快一半。七年的时间,也让我爱上了那座城的烟火气,每次回去,湿漉漉的空气和路边摊都让我有回到家的安心。

武汉人性子直,其实也很可爱,以至于到现在我都不觉得在街上吵架是一件不够体面的事。

希望这个城市平安,人们无恙。

03 @Carrie

加了好几天班的银行员工

坐标:山东青岛

年龄:28岁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大街上没有一点喜气洋洋的气氛
人们戴着冰冷的口罩 脚步匆匆
手机里推送的全部都是关于疫情的消息
看着不断上升的数字 人心惶惶
唯一一点温暖竟是来自于工作群
全国各地的同事纷纷在群里@武汉
希望武汉加油 武汉挺住
同事们加班拨付疫情防控资金
央行支付系统为了保证疫情防控资金及时拨付 放开了小额支付系统
感动于国库人为此做出的努力
虽然这些工作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此时,春晚的背景音乐按时响起
所以说,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
时间都不会停下脚步,我们只能继续前行
新的一年
希望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希望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希望肺炎患者挺过难关
希望我们百毒不侵

祝我们都平安幸福

04 @Chayton
男朋友是武汉人

坐标:广东广州

年龄:25岁

男朋友本来今年要回武汉的,愣是被我拉住在广州了。现在他也很担心留在武汉的爸妈,每天刷新闻都会很焦虑。

我跟他讲,钟南山院士过去了,还有那么多全国顶尖的医护人员都在武汉的一线,不要担心,疫情可以战胜的。

希望大家对武汉有信心,不要传播恐慌,同时也保护好自己,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05 @炼钢老李

退休工人

坐标:内蒙古包头

我是一名退休的钢铁工人,年轻时车间曾经多次组织我们前往武钢参观学习。

武汉的工友们热情、认真,小吃也便宜、好吃。真的很喜欢武汉。

希望当年的老工友能挺过难关,安度晚年。

年龄:80岁

06 @Lida

处在疫情风暴中心的设计师/教师

坐标:疫情风暴中心—武汉

年龄:36岁

封城第三天,心情就像过山车,五味杂陈。不要随意跟咱谈共情,除非你也在守城。

“武汉加油”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医疗物资、医疗人员、防治宣传和群众心理疏导。

昨没看春晚 ,一直在刷屏关注武汉疫情动态。各收治点医疗物资耗尽、医护工作者身心超负荷、几近崩溃,现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更易被感染。

好在目前,全国在支援,武汉在自救。

我不能怕,因为为人母,孩子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能退,因为封城不封情,隔离不隔断爱,大武汉需要我们坚强、挺住,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理建设相信能打好这次攻坚战!

也希望社会各界、政府力量快快行动,给武汉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

07@小康

辗转于武汉与香港之间的大学教授

坐标:中国香港

年龄:54岁

We are all watching the news with concern and hoping for the best.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because of my frequent travel to Wuhan I have come to like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I look forward to returning when the situation improves and seeing colleagues, students, and friends and enjoying 熱乾麵 and 豆皮 and dishes with 蓮藕, walking along the b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on the Wuchang side, riding a bike around Donghu, and admiring the trees on the campus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lease take care!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收看有关武汉肺炎的新闻,并希望疫情能够有所好转。

过去的三年里,我时常辗转于武汉与香港之间。我喜欢这座城市,也喜欢这里的人们。我非常希望能在事态平息之后再度回到武汉,去见见武汉的师生、亲友,也再去尝尝武汉的热干面、豆皮和莲藕。我也十分想在武汉的江边散步,在东湖骑行,并且观赏华中师大里的一草一木。

祝愿武汉一切安好!

08 @王声灏

在单位守年的小销售

坐标:广东东莞

年龄:26岁

我是王声灏,这是我的心声,希望说给大家听。

我是一个身在东莞的辽宁人,我是在单位守年的小销售,但我有一句话送给不在武汉的外地人。

对武汉人民来说,最让他们伤心的不是病毒,是大家的冷漠,他们没有错,只是病毒在那里爆发了,大家不要谈武汉人湖北人,就像遇到恐怖袭击一样。希望大家不要无脑地域黑,武汉人民本身已经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可以不雪中送炭,但是不能落井下石,扪心自问真的轮到我们身上,我们就能比人家更强吗?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顺遂!

09 @用两千个夜陪伴湖北的江

秃头论文狗

坐标:河北石家庄

年龄:28岁

今年第一次没在武汉过冬。别时还是阿珞最漂亮的秋,不曾想几个月后,武汉竟会遭遇这样的难关。

结缘六载,“我们武汉”早就成为口头禅。武汉人爽利,在这里结识无数呵护我的师长、好友、知己。江城大气恣意,珞珈山、东湖水、汉口江滩、光谷天桥、天兴洲、琴台、藏龙岛、省博物馆、青山棚户区旧址…每个人,每一寸风景我都很珍惜。

这几天寝食难安,一直揪心。希望这次疫情赶快过去,希望一切安好后,亲爱的你们,别来无恙。

10

@黄瓜太太

视觉设计鼓励师

坐标:北京

年龄:31岁

最近一次去武汉,是去领证结婚,到武汉的第二天,我先生带我走街串巷的吃了一天的各种小吃,豆皮、面窝、糊汤粉…汉口码头、渡江轮渡两岸的灯光秀很是社会主义的赛博朋克;武汉人表达喜欢,也很克制,“蛮好”,太不张扬了~

很奇怪,我一个湖南人,我周围扎堆了很多湖北人,大部分是武汉妹子,疫情发生,有在北京不能回家的,也有不能离开武汉的,先生也是湖北人,看着他们坚强而焦虑,我们不会讨论哪些是谣言,到底真实的数据是怎样,因为当你看到他们身在漩涡中,知道现在说这些毫无意义,只期望能控制疫情,大家守住心理的防线,千万别崩溃!

11@此时在武汉的医生

医生

坐标:湖北武汉

年龄:31岁

武汉这边很严重了。很多话不方便说。

12 @唐紫维

在武汉实习过的学生

坐标:四川宜宾

年龄:25岁

以前实习的医院就在武汉,亲眼看到当时带我的护士姐姐现在就在武汉的一线。她的朋友圈上写着:当年没有非典时还没毕业工作,但这次肺炎她不会退缩的。

学医人,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13 @樱桃树下的小丸丸

被困在武汉的待产孕妇

坐标:湖北武汉

年龄:27岁

1月20号到24号,五天的时间,我感觉恍如隔世,每一天,每一晚,每个小时,情况都在变得严峻。

原本一切都计划得好好的,我们留在武汉过年,大年初三爸妈从安徽开车过来,陪我们一起迎接宝宝出生。可就从20号开始,我的梦一点点破碎了。

消息在不断地更新,一条比一条冰冷。口罩买不到怎么办,听说护目镜也得要,小区楼下的菜被抢空了,旁边的武昌医院在为发热病人腾床位,即使足不出户,这里每天都在上演魔幻现实。

封城的通知出来后,我有点坐不住了,就我和老公两个人,能搞得定吗?23号晚上,网约车全部暂停的消息一出,我崩溃了。快生的时候打不到车怎么办,叫120?向110求助?脑海中闪现了N种预案。

听说了我们的困难后,有邻居主动要把车借给我们用,有朋友说随时可以接送去医院,其实我心里明白,没有人是不害怕的,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是能不出门则不出门。可能是感受到了这种浓浓的温暖,我没那么慌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真的是最没有气氛的一个春节了,一整天在家都能听到马路上陆陆续续的救护车的声音。即使家里只有两个人,我们还是用心做了一桌子菜,让过年的氛围再浓一些。从上学到工作到结婚,今年是我在武汉过的第一个年,于我而言,经过了这些事,武汉真正意义上就是我的“家”了,我会为她骄傲,希望她越来越好。

14 @杪季夏日

学生

坐标:湖北襄阳

年龄:14岁

我在湖北,所以对这次疫情应该感受比较深。武汉感染越来越多,医院已经住不下了,我们这里(湖北的地级市襄阳),大家都已经不敢出门了,我的母亲在药店工作,她每次回家都要先洗手、消毒、换衣服,真的希望这次疫情快点过去吧!

希望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武汉市民平平安安。

15 @乔治没有王

关心疫情的热心市民

坐标:安徽六安

年龄:28岁

今天在乡下的菜市场看了一下,基本上没有人戴口罩,大家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里,更多的人对疫情的严重性一无所知。但本地的微信群里已经传出两例确诊病例了。

希望政府能广播一下,让市民都了解疫情,不然风险真的很大。

16 @小河

大学教师

坐标:广东广州

年龄:28岁

我家离汉口核心疫区(华南海鲜市场)仅两公里,是真正的核心疫区。从我身边的情况来说,除了医疗、生活用品不足以外,其实倒还好,没有网上那么夸张。在这里,想跟诸位分享几点自己的看法:

1.大家关注疫情是好事,但请注意辨别信息。有些朋友仅凭微博或朋友圈的信息,就得出了政府消息不可信、死亡上万人、武汉秩序失控等结论,这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该有的思路。还总有些人喜欢拿这次的疫情和美剧《切尔诺贝利》作比较,这样的人不是傻瓜就是偏见论者。

2.请停止攻击或诘难武汉人民。事实上,大多数平凡的武汉人才是此次疫情最大的受害者。那些赶着封城之前逃离武汉的人,也请大家多一份理解。面对未知的病毒和身边的恐惧,逃亡只不过是一种本能。尊重那些仍坚守在武汉的人,也请理解那些逃离武汉的人。

3.从我家来看,武汉现在的情形还算不坏。但荆州、黄石、孝感、仙桃、天门、襄樊以及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广大湖北城乡结合部是我最担心的。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员和武汉关系非常密切,但物资和关注度都少得可怜。

2019级的小可爱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呀!“回报社会最有用的方式,是把自己铸造成器”,你们是全村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你们手上,希望你们永葆赤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少一点冷漠、偏激与疏离,多一份平和、包容与温暖。

17 @小冰糖

在家喂奶的小冰糖

坐标:江苏泰州

年龄:32岁

看网上看到武汉的医护人员因为外卖停运,大年三十只能吃泡面和面包,突然就想起了那句话——

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武汉挺住!

18 @酸菜鱼

武汉的百万大学生之一

20岁

湖南怀化

武汉有无数大学生,这个城市承载了许多人一生最美好的年华。

我最常去的地方,是顺着南门出去的那个小广场。广场对面是另一所学校,穿过狭窄的小门,能到一片小小的空地。这是学校宿舍楼改建的街,一条小水沟穿过,叫做码头。

武汉有许多书店,唯有这方码头的书店,称得上是十年间来往学生的精神家园。我常去店里翻书,抱着店里的猫儿浪费一整个下午。

2020年新年来临那会儿,书店主人发了条朋友圈,说承载不了房租,年后书店要关门了。

那天考完试去买最后一次书,有个女孩儿正在结项。她对书店老板说:“如果重新开店,记得离咱们近一点儿。没人能舍得你。”怎么说呢,我被击中了。那是一个粗犷城市在不经意间给我留下的最温柔的瞬间。

如今我和武汉相隔几百公里,所有人都在新闻片段中看到这座城市在怎样的境遇中挣扎。有些人给老师发去许多问安的微信,有些人忙活起来整理信息联络物资,学媒体的同学拉了小群开始做信息图,学社工的同学建了线上的安抚群。

我们都有在做什么,为武汉做一点点事。而武汉,你再努力一会儿。重新见面那时,希望也和从前一样好看。希望明天就一切都好转!

19 @段少

因为疫情被困在北京时刻关注动态的武汉人

坐标:北京

年龄:31岁

无**说

20 @小甜甜鹅仔

身在北京心在汉的智慧城市规划师

坐标:北京

年龄:24岁

春晚正好播到武汉。

今天是年三十,也是我老妈的阳历生日🎉🎂👨‍👩‍👧

和往年一样,我妈今天还是做了一整天的大扫除。不大一样的是,这次大扫除我帮不上什么忙,于是我妈忙到了七八点;我爸今天还在上班,据说饭点过了才进家门;而本来答应给我妈买生日蛋糕的我,却在北京给自己做了一桌年夜饭......说实话,从来没想过第一年在北京过春节会是这个情况。

很幸运的是,我们的小家还能通过微信晒各自的年夜饭,我妈给我展示了她炖的鸡汤,和我爸一起吃了生日小蛋糕,还表示收到了我寄的口罩和礼物。温暖也和往年一样。

未来的几个月可能会很难,质疑的声音也可能会不断。但我还是想说,我们武汉人不当逃兵,我们一直相信,我们也只有相信,我们需要支持。认真生活,科学防控,2020年的春天总会到来的。

2020年,武汉加油!我们也要加油🏃‍♀️⛽️

策划/设计 | 关心武汉的城漫全体成员

在长江和码头文化的滋养下,武汉人很彪很燥,你可以在端着纸碗边走边吃的白领身上看到这一面,也可以从著名的汉骂“个斑马”上看到这一面,包括每年的音乐节,大家也是非常摇滚非常热血。
但现在,肺炎带来了恐慌和泪水。这让我感到心疼。我想对这座城说的是,希望武汉能站起来,希望这次瘟疫能警醒所有人。
今年夏天,我们一起回去吃蒸虾和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