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全亚洲最快的苏炳添居然穿 NIKE 跑鞋,某些网友急了!

前天的奥运田径比赛大家应该都看了吧,虽然无缘奖牌,但苏炳添是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无愧“中国飞人,亚洲之光”的称号。

在前面的 100 米短跑半决赛中,苏炳添更是跑出夸张的 9.83 秒,刘翔都直呼这是封神一战!

这个成绩实在是太炸了,不仅是亚洲最快,甚至碾压所有的白人运动员,除黑人以外跑得最快的男人。

有网友总结出了苏炳添这次的成绩到底有多夸张:

然而更夸张的是,苏炳添在训练期间,还在加班写自己的博士论文,说一句“苏神”真的不过分了!

然而这么完美的一夜,还是会有杠精跑出来挑刺。

有人发现,苏炳添在比赛中穿的是耐克!

作为体育品牌的老大,运动员穿它是很正常的,但耐克在国内的评价似乎有点微妙。

今年三月,网络曝光耐克禁用新疆棉花,随即遭到全网的抵制,网友们纷纷换上国产运动鞋以表支持。

将近半年时间过去,大家都冷静下来了,但看到中国健儿还穿着它,很多人会觉得膈应,这么多品牌为啥就要穿它?

虽然网友说得有道理,但事实上,早在 2020 年 1 月,中国田径协会就宣布和耐克续约,一续就是 12 年,从 2022 年一直到 2033 年,确实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合约的事情放一边,这次男子 100 米决赛,总共 8 人参赛,有 5 个穿的是耐克跑鞋。

毕竟短跑比赛胜负就在零点几秒内决出,更专业的装备很可能就是排名的关键了。

不过这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并不是清一色的穿国外品牌,举重、游泳、摔跤、拳击、体操等代表队比赛装备都是由安踏提供的,中国乒乓球队的比赛服是由李宁提供的。

国内越来越多体育赛事使用的是民族品牌装备,国内运动品牌在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甚至有黑科技能跟国际大牌比划一下的。

李宁在 2019 年发布了全新的中底科技—“䨻”(读 beng 四声),使用跟耐克一样的 PEBAX 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制备而成。

比传统 E-TPU 材质轻 60% ,在跑动过程中能量损失减轻 27% ,回弹率高达 80% ,仅次于耐克 ZoomX 88% 的回弹率,排名世界第二。

在发布期间,巴林/肯尼亚选手 Marius Kimutai 穿着李宁䨻跑鞋以 2:09:43 的成绩,在太原马拉松赛上夺冠。

不仅技术上秀肌肉,价格也很自信,李宁䨻顶级竞速跑鞋定价分两档,分别是 2099 和 1299 元。

跟之前炒到 5 万的韦德之道一样,都是走的高端路线,直接对标耐克和阿迪的顶级跑鞋,先不说有没有人买,起码国产跑鞋敢跟国外品牌掰手腕,这已经是很有突破性的事情了。

除了爆红的李宁,这几年匹克的态极也特别的火,主打“智能自适应中底”概念,采用高分子智能材料 P4U ,根据不同运动状态,中底会自动切换回弹和柔软度,简单来说就是走路时很软,跑步时很弹。

老实话国产鞋能有这样的技术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比起阿迪使用发泡热塑性聚氨酯(E-TPU)材料的 Boost 技术有着更强的可塑性。

不少网友表示踩屎感比阿迪网红跑鞋 Ultra Boost 还强 ,而且态极四百不到就能入手,不得不说日常休闲穿真的很不错。

不仅李宁和匹克,国内几大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例如安踏的 A-flashfoam 虫洞科技,回弹率达到 60% ;特步的动力巢科技 X-DynamicFoam ,号称国产 Boost ; 361° 凭着 QU!KFOAM 技术,成为最早拿到《跑者世界》奖项的国内运动品牌。

从前的国产运动品牌一直被诟病缺乏技术创新,比起耐克和阿迪达斯每年庞大的研发投入,国产运动品牌前些年的投入甚至连它们的零头不到。

以国内最重视研发投入的公司华为为例,2020 年研发费用为 1418.93 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 15.9 %,正因为重视技术的研发,才有华为今天的成绩。

而国产运动品牌在这些年里,也逐渐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安踏的研发费用从 2015 年的 3.08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 2020 年的 8.71 亿人民币,正因如此,市值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运动品牌。

不仅安踏,李宁、361° 等民族品牌也在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技术创新成为了它们的生命线。

虽然国内运动品牌跟国际大牌的研发投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累积的技术、科技,已经足够向高端领域进发了,只要给它们几年时间,我相信下届奥运会,我们的田径运动员就能穿上国产运动品牌,去创造更伟大的记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