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立减

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经验做法

 

一、抓认识,坚持“主官主责” 

创建文明城市就像是一场激烈的

接力赛,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成了厦门的“金色名片”。

厦门市始终把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市委、市

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对新

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同时,把新一轮创建文明城

市工作融入到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从

2005

年厦门

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那一刻起,市委、市政府就强调“创建

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明确提出

“举全市之力,志在必得,再创辉煌”的创建目标,掀起新一轮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高潮。为保障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厦门市还坚持领

导挂帅机制,做到“主官主责”抓。市委书记担任市文明委主任,市

长任第一副主任,市委副书记和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全市精神文明创建

工作,文明办主任由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各级党政“一把手”靠前指

挥。逐级建立了问责追究制度。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

相扣”的“责任链”。创建效果被作为考核、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

据。这些措施使得创建工作真正做到领导负责、落实到人、责任到位。

 

二、抓点评,巩固创建成果厦门市按照“创建不停、点评不止”

的要求,坚持点评会制度。市文明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将明察暗访过程

拍下的不文明行为、

 

卫生死角的照片一一展示,并加以“刺刀见红”

式的点评。与会的是各条条块块的责任人,被点到的都坐不住了。这

是文明点评会的经典画面。点评会分两步进行。一是突击检查,现场

点评;二是将

 

“偷拍”录像在会上曝光,公开点评。新一轮创建文明

城市以来,厦门开了

8

次点评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点评创建工

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刀刀直指软肋的点评,是厦门市文明创建

的“独门武器”,在全国独树一帜。由于不留情面、直击要害,对存

在问题的区、街和单位触动很大。点评会不仅在市里开,而且开到各

区。市里每季度开一次点评会,各区也一个月至少开一次,硬碰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