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
资讯
资讯 > 正文

管轩 夏季

厦门市委、市政府,厦门火炬高新区大力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力以赴争创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商业模式和创新文化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创新主体和要素,是推进区域创新的重要途径。

多方支持 厦门争创创新型产业集群

9月9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一行莅厦, 专程考察厦门创建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工作。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会见赵明鹏一行时表示,科技部开展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行动,这项工作站位高远、意义重大。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争创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将牢牢把握海西发展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创新型产业集群。厦门开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良好的条件和较扎实的基础,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组织、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又好又快推进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建设,更好地促进厦门调结构、转方式,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赵明鹏一行听取了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叶重耕,以及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卢琳兵的专题汇报。赵明鹏表示,今年7月,科技部开始组织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打造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旨在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厦门开展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单位,厦门对台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构建两岸科技创新前沿合作平台,促进两岸人才、技术、创新资源的合作和交流。建设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契合厦门实际。希望厦门市进一步明确定位,依托两岸产业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叶重耕说,科技部火炬中心今年启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和“十一五”末开始推动的创新型园区建设,为新时期全国高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厦门火炬高新区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发展受土地等因素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创新发展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厦门火炬高新区高度重视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试点和创新型园区的创建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力度推进,形成高新区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与会的省科技厅副厅长何静彦也表示,“自主创新”的内涵型发展方式将是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厅将大力支持厦门建设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全力打造 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科技部计划在今年打造首批10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在全国89家高新区布局中,具有排他性。十大集群将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型、国内领先型产业集群,计划在五年内产值超千亿,成为区域支柱产业。申报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后,科技部、火炬中心将联合省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招商说明会,将从国家层面大规模的汇聚和配置与该产业相关的科研资源、创新资源等向试点聚集,并对每个获批的产业集群提供每年5000万到1亿元的专项资金,连续支持5年。

目前,全国89个国家高新区都在积极申报,已有66个国家高新区报送了相关材料,竞争异常激烈。各省、市都非常重视,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部署。湖北、浙江、青海、广东、山东以及无锡、宝鸡、大连、重庆、南阳等省、市领导纷纷带队,到科技部、火炬中心汇报产业集群申报方案,力争入选首批10大产业集群试点。

厦门火炬高新区申报创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针对当今世界两大未来新兴产业之一的生命科学(另一是清洁能源),将把厦门、台湾丰富的天然海洋资源,两岸丰富的技术、人才资源,以及海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资源。充分结合起来,既区别于山东、浙江、广东三省的海洋产业经济,避免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长、全国各地布点多等同质化问题,又针对当今世界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类亚健康和老龄化问题,把海洋和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综合利用海域与陆域生物资源,落实到生命科学这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产业之中,真正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精神。

创建这一产业集群,将使厦门和福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以海洋与生命科学技术为产品为主导的研发中心、产业基地,以及以其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这将大大提升区域城市群的品质和科技含量,为人类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作出贡献。

积极推动 两岸专家研讨对接产业合作

为落实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厦门创建产业集群的规划要突出对台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组织推动两岸业界专家进行多次研讨对接。8月24日,举办了两岸产业集群发展研讨会,与台湾绿色展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国章等专家、企业家进行了交流。9月8日,与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主任陈启祥进行了交流。9月17日,与台北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的专家教授座谈,商讨推进两岸在该领域高新技术的国际化,构建人才、技术、项目及投资等领域互动平台。9月22日,派员参与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修小平副主任率队的赴台考察团,并组织召开产业集群规划交流会,与海峡两岸医疗暨健康产业发展协会廖国栋理事长,以及台湾清华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研讨。9月29日,与台湾中国文化经济发展协会秘书长许东贤进行了交流,就产业集群加强研发平台的合作建设做了沟通,探讨两岸共同建立自主创新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以及技术鉴定中心及信息发布中心,并计划在10月进一步接洽。 (管轩 夏季)

[观点]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

修小平

厦门在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试点上,若能够广泛结合海洋与生命科学的要素,加大在生物科技与医疗产业的运用发展,突出对台交流与合作优势,则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地位。

国家海洋三所副所长

李琳梅

厦门发展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有其优势,一方面,厦门的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和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依托两岸合作优势,厦门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上更为得天独厚。

台湾经济部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主任

陈启祥

台湾非常重视与大陆的合作,也希望利用建设产业集群的契机与厦门共同策划、建立实质性合作交流机构,尽全力支持厦门建设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海峡两岸医疗暨健康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

廖国栋

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结合台湾的企业、研究机构与协会,共同参与并助推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的发展。

台湾绿色展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国章

两岸在生物技术发展和科研资源等方面应该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同发展。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琳兵

中国改革开放33年,在经历了快速发展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国家已从注重招商引资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的外延型发展方式,转向重视“自主创新”的内涵型发展方式。创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是今后高新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创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将依托两岸的力量共同建立民族自主创新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两岸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大学科技园,以厦门火炬高新区为核心,借助“一区多园”模式,向海西地区,以及金门、澎湖、台湾拓展,以政府为引导,依托火炬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具有海洋与生命科学特色的创新集群和产业园区,迅速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发挥厦门特区在海峡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对台科技合作作用,同时,可以发挥通过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特点,利用海域陆域资源为人类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作贡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