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蝶说 | 教育大数据采集有哪些方式(一)

上回说到教育大数据采集的内容(点此回顾),而这些内容是通过什么渠道采集到系统中的呢?这就不得不提教育大数据采集的技术方式。

教育大数据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范围和重点各有不同。目前,较为普遍的技术类别有四大类,物联感知技术、视频录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平台采集技术,并由此分化出13项采集的具体技术。

第一大类,物联感知技术,它由物联网感知技术、可穿戴设备技术、校园一卡通技术三个具体采集技术组成。

01.物联网感知技术

物联网感知技术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联接物与物、人与物,与互联网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即万物互联,便于识别、管理和控制。在教育领域目前主要通过传感器和电子标签的方式,主要采集状态层与行为层的数据。

02.可穿戴设备技术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作为可穿戴技术的典型代表,正逐步融入学生的生活中。通过采集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血压、睡眠质量、运动量……记录学生学习行为、生活作息、身体状况等数据。

03.校园一卡通技术

校园一卡通集身份识别、校务管理以及各项校园服务的应用为一体,是校园生活数据采集较为广泛的应用手段。校园一卡通数据采集包含餐饮购物、课堂考勤、图书借阅、选课上课……涵盖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与交通、医疗等系统关联。

教室物联设备的应用

在家用场景下,物联感知技术有很多为人熟知的产品,例如可语音控制或远端控制的智能音响、全屋开关、家用电器、门锁等等。

而在教育场景中,云蝶乐教智慧教室可覆盖教室门禁、灯光、窗帘、智慧黑板、智慧录播等设备,通过远程或一键操作,更加便捷地管控物联设备,同时采集记录设备的使用信息,优化教育环境并对教育业务进行监控等。

物联网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还体现在云蝶乐教智慧班级管理系统上。通过可穿戴设备、校园一卡通、人脸识别等方式,云蝶乐教智慧班级管理系统采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等多层次的数据信息,实现智能考勤、走班排课、校园文化宣传等多方面应用。

(未完待续)

*部分内容源自《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