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人工智能教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智能教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工智能教学基础

第1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元智能; 语文; 计算机; 教学融合

身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引起教育界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紧随信息化步伐,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改革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校园教学平台愈加清晰地出现在高职教育的视域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成为崭新的课题,笔者做了相关探索,构建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双向整合的教学模式。

一  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量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要以此为指导。

语文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应强调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即工作能力或辅助工作能力的培养教育。高职语文应当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专项综合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通过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职计算机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与考试形式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实操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二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各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应用计算机的素质,是文化教育、基础教育。无论是语文还是计算机基础的学习,都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多重思维训练的过程,涉及多种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化的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他认为每个人虽然拥有多种智能,但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情况各不相同,且个体之间、个体内部的智能也存在差异;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发展和加强其智能;各种智能之间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作用,通过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即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与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息息相关。祖国的语言文字伴随每个人终身,语文的学习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表达思想,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

      2、学生某一智能的发展需要其他智能的协同,教师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手段,设计学科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语言文字智能为基准,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迁移,以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

      3、语文课程通过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多方面协调学生的智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以深刻的思想、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陶冶情操,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容忽视。

三  高职语文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学科不可能单打独斗,都会与相关学科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正说明人的多元智能并不是孤立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智能相互结合发挥作用,以强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以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主训练语言文字智能,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借助计算机技术为多元智能的训练拓展空间。

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以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核心,嵌入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使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理解感悟的同时将计算机基础的技术应用进来,以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为主,应用计算机技术为辅,从而更有效、更牢固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一个人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将专业技能应用到更有用、更广阔的地方;运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将语文学习的成果沉淀稳固下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内涵修养。在这样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语文的审美教育,也增强了计算机实际操作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学生不仅知识广博,有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从而进行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四  教学示例

教学内容:个人简历

教学目标:学生理解、掌握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利用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功能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

教学条件及设施:多媒体教学软件;机房等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常识,在学习求职信、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理解“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能够借助范文设计个人简历框架。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但动手操作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设计思想: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上,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能力通过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使用Office办公套件完成一般文案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自己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计算机操作水平等综合文化素质。

智能目标:

语言文字智能:学会使用简历中的关键词语,如个人简介、教育经历、求职意向等;撰写个人简历的具体内容;运用口头语言向同学解说自己的简历。

数理逻辑智能:能够正确地组织自己的信息,形成个人简历的基本框架,突出重点内容。

视觉空间智能:利用教学软件为 学生讲解简历的格式与写法;演示简历制作中文字编辑的技巧。学生在电脑上制作电子版个人简历时,训练眼手协调能力,增强文档的视觉美观度,以显示自己制作的独到之处。

身体运动智能:学生当众讲解简历时的体态语言。

人际交往智能:能够与老师、本小组同学共同合作讨论。

自我认知智能: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教学过程摘要:

1 教师在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基础上,向学生简要讲解个人简历的相关理论知识,重点讲解个人简历的结构和写法,学生能够结合范文分析简历的各个组成要素,教师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简历主要内容和结构的设计。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以自愿结合为原则,促使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每个同学根据教师的讲解,先各自在电脑中运用WORD文档编辑个人简历,要体现简历的格式特点,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求职面试的语境。

3 小组内部交流简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每组推选出一份优秀简历进行

展览。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当众讲解自己的简历,小组之间交流写作经验,要体现写作的思路。介绍WORD文档编辑的技巧,如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段落左、右缩进及首行格式;能使用Word工具栏或菜单命令正确设置行及段落(前、后)间距等。注意表情、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4 教师评价学生的简历和讲解,并视具体情况补充学生没有涉及的东西;点拨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成长历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总结简历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结构、语言表达、文字编辑技巧等;

5 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示范、总结,在电脑上修改完善自己的简历,然后提交作业。

6 教师批阅评价学生的简历作业,及时反馈给学生。

7 拓展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小组同学进行面试的情景训练,将求职信、简历等求职文案运用到虚拟的语言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明确求职面试的相关要求。

教学小结: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始终以语文的写作能力为主,WORD文档的编辑能力为辅,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对象,后者是前者得以有效呈现的平台。在以语言文字智能为主的多元智能的训练中,达到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

五  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更多的是在实践环节中的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两者的融合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意味着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语文课程,多渠道、多空间培养学生的智能学习方式,既能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即信息素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升学生对生命质量的体验。通过融合,在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积淀下来;通过融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自然行为,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成为信息社会开展学习活动的自然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融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自觉利用当下的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开展智能学习,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对本学科有厚重的感悟,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要以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信息素养的文化内化。

参考文献:

      [1]蒋丽清,薛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以文化变革为视角[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坎贝尔.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第2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importance of doubl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persectives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based on occupational specialty,and made a number of practical evaluation criterias which can be able to reflect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employer’s actual demands.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多元化;双评价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 criteria;diversification;doubl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99-02

0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再单纯地把学校的单一评价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标准,而应该把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评价作为考量学生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质量的“双评价”机制。“双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以及运行办法等等。

1建立双评价机制的依据

1.1 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正常儿童的基恩那个开况与脑残病人的技能丧失情况做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超常儿童,学者,患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力,分别包括: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而由医学界专家进行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种智力都是由大脑的一个部分决定的,例如在大脑右侧的某个位置,主要控制着人类的音乐天赋,影响着人对音乐创作及欣赏的水平。人的智力是由很多功能组成的,各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人类自身的智力是由以上七种智力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具备以上的几个智力,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并不相同。有些人在某一个智力上比常人更丰富,他们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这种智力,就会做出比常人显著的成绩;而有些人在其他的智力上有突出的天赋,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知道:(1)人的智力是由功能不同,但是相对独立的智力组成的;(2)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多重的智力,只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智力水平不等,(3)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发挥个人的特长,都能取得成功。

多元智能理论的建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状况选择相适应的评价形式,也就是多元的评价体系,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做出客观的评价,实施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成功,取得最佳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2 关于职业特殊性的思考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直都只重视着普通中学的学生评价,从没有重视过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职业学校的评价工作,大多都是在模仿普通学校的学生评价方式,不能根据职业学校的独特点去挖掘新的评价方法,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受到各方质疑,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欠缺。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得职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发展。

目前,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有些学校把学生的评价工作成为象征性的形式,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如果仍旧以理论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会造成职业学校只重视理论学习而轻实践的学风,会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高,但是实践能力低下,影响到以后的学生就业。一言以蔽之,现阶段缺乏一个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多元的、较为准确的学生评价体系。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第3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22-0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不仅要足够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教学,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合理化指导,对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基本概述

1.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学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拓宽了现今素质教育的思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九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方面的表现都有所差异。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各种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相比,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该理论下的智能概念比较新颖,具有多元文化特性。多元智能理论中涵盖了九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及存在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种智能诠释了一种与其他智能模式不同的独特思考,但这九种智能并不是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智能发展的整体性、情境化与差异性,该理论的提出给我国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思路。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智能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以下是笔者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2.1以学生智能发展需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大学生掌握社会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入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中,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主要是以“Windows+Office+Internet”内容为主,但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懂得不断创新教学,增加一些常用软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强化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再比如说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则需要将侧重点放在提高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也能快速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2.2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差异为依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中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生的各种智能与其知识范围及特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刺激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其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从而为其发展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3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侧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多种智能组合。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应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个人Blog、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页、制作板报等,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掌握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动态发展。

2.4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往意识与合作能力,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合理指出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

3总结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我国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已经充分展现了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生命力。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参考文献:

第4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在总结和分析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重点及难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对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

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工程实践;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0引言

自2004年起,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走过12个年头。全国众多高校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建立了智能科学技术学科,逐步形成了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三层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1]。中南大学的蔡自兴教授在《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中提到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是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高度交叉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该学科包含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属于智能科学技术课程[2]。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在社会智能化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探索出适应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是时代赋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的使命。

1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因此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教育对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学做分家”或“重学轻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里的“学”是指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理论学习,“做”是指以教师为指导的课程实践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限的教学资源及实验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以及过于陈旧的教学理念等。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发展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出真正符合时展的教育模式,是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许多高校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或只是融入了少量简单的实例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无疑给创新教育的推进带来更大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形式的现状,我们需要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进行整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2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按照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层次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4]18,通俗地讲就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或被动地从课程教材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其中既包括学科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单纯的理论教学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等一系列的抽象形式存在,在为学生补充丰富的理论养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便实践案例偶尔会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对培养新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理论教学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及不系统性等特点,如果不将理论付诸应用实践,知识就不能被很好地简化、集中化及系统化,往往会产生徒劳无功的效果。工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4]20,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表现。不可否认,理论教学为工程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目前,各大高校都在致力于学科建设,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尽力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期间,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意义非凡。因此,探索出合理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整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加入交叉学科的元素,建立面向智能科学技术的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发展实验室与相关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提早进入“工作实践”模式,增大毕业学生的就业几率;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实验室可以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完成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转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走入社会增加保障。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为每门课程设置专属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消除学生对课程理论“学而无用”的烦恼,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制订课题或项目计划书,由指导教师定期抽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自我管理[5]。同时,为了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扎实型人才,应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实战演练,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第一主体设定为学生,这样就打破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占有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根据理论教学中获得的专业知识,收集相关的项目案例进行集体的分析教学,自行设计方案,加入相应的验证实践,教师做最终的概括总结。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开拓其视野,通过交互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科学技术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并非首次提出。但是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学科,很多课程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建立完备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学生参与教师课题项目以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并重的实战演练,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各层人员的集中努力和积极配合,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界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前沿学科,其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实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自2004年起,各大高校纷纷建立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智能科学界的人才需求。智能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从无意识的创新变成有意识的创新,能够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研究会开发[6]。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具备扎实的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知识、强大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课程知识,工程实践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获取良好的职业素质。

4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创新领域不断涌现,对智能科学技术等前沿学科人才的需求较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人才相当迫切且尤为重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较高层次阶段,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高质量并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任何偏重理论教学或偏重工程实践的教育模式都是片面的。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定律,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地探索研究。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围绕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实施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更好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产品。

作者:石跃祥 任晓雪 朱东辉 单位: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万森.探索智能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写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开创八年之际[J].计算机教育,2012(18):5.

[2]蔡自兴.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计算机教育,2010(19):2-6.

[3]王祝萍,陈启军.对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J].计算机教育,2010(19):115-117.

[4]孙红,蒋念平,陈玮,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2(18):17-21.

第5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所谓“工业4.0”,就是在数字空间中构建虚拟的工厂,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营销等整个过程都在虚拟工厂中设计好并模拟运行,之后再通过信息物理系统适配到物理工厂中,实现智能化的无人制造。整个生产运行过程是通过感知和映像来实现物理工厂的虚拟化,通过认知模型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模拟,然后将最好的结果适配到物理工厂中组织生产、销售和服务。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及时感知变化,动态做出生产与销售调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低市场风险,提升企业效益。而支撑虚拟工厂运转的是一套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由此可见,一个智慧系统应该具备感知、映像、认知、柔性和持续演化的特征。

基础教育云平台

我们已经认识到,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是支撑“工业4.0”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系统。而支撑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演化同样需要一套智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目前基于“大、物、云、移”技术发展的基础教育云平台正是这样一套支撑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不断演化的智慧系统。

因此,智慧基础教育云平台也必须具有感知、映像、认知、柔性的特点,才能适应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的协同演化。智慧基础教育云平台由感知层(智能感知层和网络通讯层)、映像层(计算与存储层和基础支撑层)、认知层(数据处理/分析/管理层)和柔性应用服务层等构成。

其一,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是智慧基础教育云的物理环境,包括网络升级改造、硬件设施及配套软件、数据中心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市和区县都需要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因此也需要配套的软硬件建设,但如果市教育局已经建成了全覆盖的教育城域网,则区县不再需要建设自己的城域网。而学校的内部校园网和智能教室是必须要建设的。

其二,基础支撑层,是保障基础教育云平台具有柔性架构的基础。基础数据库必须基于教育管理信息标准来建设;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则负责为基础数据库收集分散在各个应用中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质量;教育云管理基础平台实现统一服务注册、统一插件接口、统一组织架构、协调租户访问;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统一账号管理、统一角色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和统一审计管理;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实现门户的统一构建和灵活配置;柔性应用开发平台提供面向服务的开发框架、面向组件的开发框架、业务组件运行容器等功能,实现应用系统的柔性构造。

因此,市级、区级教育局都需要建立以上6大平台,形成柔性支撑架构,适应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建设的不断演化。而大部分的学校不需要建设基础支撑层,除非自建了一些特色应用。

其三,信息处理/分析/管理层。大数据必须以云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伴随式数据收集实现数据的累积,既要收集管理数据,更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在虚拟世界获得对现实世界教育教学的认知,再通过应用服务层反作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

其四,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为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管理和教学的服务,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教室和学习空间等。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根据本区域的地方特点,采用云服务模式,建成一批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应用系统,不仅要避免与教育部的核心系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用系统重复,同时要做好数据对接工作。需要注意,“通用”与“特色”是相对具体层级而言的,市级通用系统对于上级而言是特色建设,对下级(比如区县或学校)又是通用系统。因此,各级都可以根据各自的实现需求建设属于本级的通用系统。

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云服务模式实现市区(县)校三级服务。各级平台能够独立管理本级资源,从而有利于建设各级平台的特色资源,各层级又紧密联系,可以相互推荐和分享,对于区域教师和学生可以访问不同层级的共享资源。

单纯的资源平台建设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而适当的特色教学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在线组卷、翻转课堂、作业管理、互动答疑等功能的建设,实现课堂环节的延伸,加强课前、课中、课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良好的机制是资源“活”起来的保障,从而引导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特色的积分机制和监测机制,可以对资源贡献者和使用者进行科学评价;通过个性化的推荐机制,让资源使用者能更好的获取到想要的资源;通过征集机制,有效调动下属成员的积极性,将优秀的资源贡献出来。

学习空间。在完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之上,建设个人学习空间,形成学生空间、教师空间、个人资源空间和互动空间。学习空间要实现与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才能够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否则与社交软件系统没有什么区别。

智慧教室。除了做好云端的建设之外,教学的终端――智慧教室建设也是区域教育信息化新生态不可或缺的。在智慧教室里,由可重组的协作式课桌和分界的教室功能区,构成了智能可变的教学空间;基于课堂交互系统,可以实现课堂多板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交互式教学;通过伴随式的数据收集,再集成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档案,就可以实现教学辅助决策;通过电子资源库、学科工具,实现教学环境的虑拟化、功能化。

不同层级构造不同应用

这么多的内容必须坚持分层建设、协同管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层级需要构造不同的应用。

第6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分析

1 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ee,简称Al)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他主要研究如何用机器(计算机)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主要是理工学研究者所从事的工作,以自然智能理论为基础,如果能弄清各种自然智能的工作机制及其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关系,就可以通过已经高度发达的电子的、光学的和生物的器件构筑类似的结构对其进行模拟、延伸和扩展,从而实现人工智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 人工智能的发展概述

5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首先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求解程序、USP表处理语言等,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专家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在机器翻译等方面出现了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专家系统的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高潮。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人工智能的主要方向就是制造智能机器人。80年代末,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到90年代,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因为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的硬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都能实现,因此,人工智能出现新的高潮。其中有些技术已经实用化,人工智能深入到社会上生活的各个领域。

3 英语教学系统设计分析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部对大学教学大纲有了新的规定,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的计算机辅助的大学英语教学迅速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行网络课程和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但是,目前的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师资不足问题。学生增多及英语小班化教学引起了师资短缺,英语教师精力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有限师资下,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教学。

(2)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问题。在大学教学改革下,英语教学的重点己经有了转移,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比如词汇、语法,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高效率帮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足问题。自主学习包含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要采取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学习的方法,督促学生定时有效的安排学习时间,使学生通过自我监控、反馈和调节实现学习目标。

4 英语教学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本系统采用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构建基于internet的网上教学辅助系统。系统包括两个两个模块:大学英语教学辅助专家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整个系统包括四种用户:领域专家、英语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时,根据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模块操作权限。

系统管理员:主要是指系统拥有者指定的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的人员,主要权限包括用户管理(对教师用户、学生用户、领域专家用户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题库管理(添加、查询、修改、删除)、修改密码等。

领域专家:指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英语教师,能够透彻分析英语试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程度、确定度,能给出训练神经网络时所需要的既定格式的样本。主要权限包括知识库维护(对静态知识库和动态知识库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神经网络样本维护(添加、查询、修改、删除)、密码修改等。

教师:指普通英语教师,每个英语教师都有指定的班级和学生,主要权限有组织考试、上传考试结果、分析指定学生群体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学生:指能够通过系统管理员给定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的普通学生。主要权限有参加练习、自我诊断、历史练习诊断、知识点强化练习(系统根据历史练习诊断结果,结合记忆学原理进行练习)、修改密码等。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基于规则的不确定性专家系统的实现,并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英语辅助教学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本文设计的英语教学辅助专家系统,运用产生式和框架式相结合的知识表达方法,采用不确定性推理技术,能够完成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群体进行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基本评测。能够实现单个班级、多个班级、单个学院、多个学院的整体评测,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孔松涛.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J].河南科技.2003.

[2] 姜波.浅谈人工智能技术[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8.

[3] 田金萍.人工智能发展综述[J].科技广场.2007.

第7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从教师队伍建设、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发展优势科学研究方向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有关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粤教高函[2014]97号);中山大学2014年校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大教务[2014]148号)

作者简介:李晓东,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lixd@mail.sysu.edu.cn。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主要研究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它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实现人工智能。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目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已上升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已被列入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

自2003年北京大学自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在教育部备案以来,我国先后有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开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加快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同愿望。然而实际上,智能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内涵发展还很不成熟,教育部对此专业甚至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2014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给出了征求意见稿,可是各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时间都很短,缺乏足够的办学经验,基本都处于独立发展、各自探索的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建设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情况,给出以下几点思考。

1 教师队伍建没

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大多是在计算机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展时间短,这就决定了目前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的教师主体具有很大的专业偏向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质上是以脑科学、心理学等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实现手段的交叉学科,其所承载的任务不是以上单个学科所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教师队伍一定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封闭发展,应邀请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加入发展,要特别注重引进心理认知学、逻辑学等方面的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注意吸收青年教师,强调教师队伍构成的综合性。我们必须像医院培养“全科”医生一样来培养我们的智能科学教师。

以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由于所在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涵盖了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信息科学的一级学科,现阶段学院鼓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院内跨专业使用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育实际上吸纳了5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此外,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校内心理学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的合作办学,吸引这些系、所的教师为专业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为这些科研教学工作提供发展的平台。各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交叉学科的专业教学,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全科”培养、共同提高的效果。

2 本科教育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实际上是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特性,立足于信息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立足于国家,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智能电网等。这些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迫切需要既掌握计算机系统工程的基本技能,又掌握复杂信息处理的智能科技知识,具有智能系统的搭建能力,擅长处理网络环境下大规模复杂的环境行为、机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智能化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智能科技人才,努力做到两个“复合”,即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复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复合。此外,人才培养还应结合本专业师资力量的实际,扬长避短,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2.2 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需要制订出相应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包括规划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学生实习。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轨道课程的科目设计;需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合理分配各学期的学分;建设多功能集成的实验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学生课外实习基地的模式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参考2014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征求意见稿,既要参考兄弟院校的做法,也要体现出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建设以智能系统为统领、以智能机器人为综合实验平台、兼顾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原理、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特别地,把它们归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轨道选修课程集,具体包括:

(1)模式识别轨道选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数据挖掘、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2)智能系统轨道选修课程:机器人导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等。

(3)智能传感网络轨道选修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机器人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导论等。

每年当学生进入选课阶段时,我们都组织学生进行课程体系和轨道课程集的介绍宣讲,让学生了解各轨道方向的内涵,辅导学生的选课决策。借助课程体系的合理配置以及轨道选修课程集的功能发挥,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往不同的智能科学子方向上发展。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自动化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的课程体系难免与自动化专业过于贴近。几年来,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逐渐改变了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重复的现状,强化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迈进。

3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3.1 科学研究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基础,科研则可以引领教学内容的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果在科学研究方面过分强调全面性,则会分散研究力量,不能形成明显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培养构建几个特色研究方向,则是科学研究的切实可行之路。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组建研究团队,设立学术带头人,制订研究规划,在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等研究方向加强建设,形成研究优势。

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方向围绕医用穿戴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系统和智能车载系统等;重点研究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的新理论及新方法;探讨智能感知处理、人机交互方式、终端系统、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等内容;解决车载高性能可靠的计算机系统、车载软件可靠性分析、车载网络优化以及这些理论在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等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

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方向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人脑、认知和人体行为的关系,智能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这3个方面的研究;重点解决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信息感知和智能处理问题,特别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和公共安全解决视觉感知和智能处理的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场景分析与理解、基于生物特征的模式识别等,侧重于智能视觉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探索。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方向致力于为我国,特别是为广东省培养高水平的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具有波动性和间断性的自然属性,其发电单元不能直接并网,否则会降低电网的电能质量;所以,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必须用到功率电子变换器。因此,该研究方向主攻新型功率变换器优化设计及控制,其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架构下的一系列领域,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燃料电池等。一个智能的电网系统将会使电力的传输和供应更加稳定可靠,让每家每户可以优化自己的用电习惯,享受到先进的家居设备。

3.2 学科建设

对于一个学科,没有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的科研,该学科的发展就很难走在同行的前列。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开办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依托自身信息学科齐全的优势,联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正在筹备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试图以高层次的博士点教育带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不可能停留在电子化、数字化之上,而是要不断走向智能化,因此,智能技术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智能科学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掌握利用好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个规律,对于实现高校信息学科的发展重点转移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信息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战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结果在招生就业、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面比较宽,涉及5个一级学科,而相关教师的体量比较小,因此不可能5个一级学科都均衡建设,而应该重点建设这5个一级学科交叉的部分,即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对于完善交叉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和推动这些一级学科及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成果正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社会需要大量的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来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还很短,其专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今后还需在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培养合格人才,迎接智能化社会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S].2006.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本科)(征求意见稿)[S]. 2014.

[3]邓志鸿,谢昆青,刘宏,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1(2): 36-40.

[4]胡军,李伟生,王国赢,等,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 57-60.

[5]陈毅东,李绍滋,潘伟.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J].计算机教育,2011(15): 21-24.

[6]张俊,陈飞,冯士刚,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18): 22-27,30.

[7]王万森.适应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3(10):1.

第8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教育教学。2020年2月26日,教育部在印发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第24条“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中明确提出: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加强信息科技教育。建设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样板实验室,保障中小学校具备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环境条件。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教学与师资培训,搭建区域间人工智能教学成果交流平台。继续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应用与推广工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包(初中版和高中版)和支持服务系统并推广应用。

我校是青岛市人工智能实验学校。在工作中我们借助教研、教学平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开展和教师教研、集备工作,根据兴趣导向、应用驱动,学用结合,强化实践的原则,组建了实验班,按照上级对于高中段开课部署每两周开设1课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堂上组织实验班的学生观看了人工智能的《开学第一课》,主要是“什么是人工智能”、“如何制造人工智能?、“New Google AI Can Have Real Life Conversations With Strangers”等内容,很有收获。但是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很多的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知识,比如JAVA、大数据、Python、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H5/WEB前端、嵌入式、Linux、C语言、单片机、C++等解根本看不懂,发现自己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补课,不然每次培训老师讲解的专业东西还是理解不了,这对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难点。也断断续续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同仁们交流起来总体感觉是没有系统化,特别是参加了祁荣斌博士组织的磨课,和同事们讨论起来感觉层次太高,有些内容也是理解不了!学生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比较起来也存在地域差异性导致了学生接受人工智能相关教育程度深浅不一,而且面向高中生的课本难度很大,很希望能有个机会从零基础开始系统化学习人工智能,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好学生,这一点线下交流的时候是很多老师的心声,期望能在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实现。

通过断断续续的学习,比如Python基础知识,由于实战少,只能阅读别人的文章里附带的相关算法的实现代码,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很多算法的实现,难以从代码级去理解其设计思路;对于很多算法比如随机森林,决策树,SVM等常见算法,虽然看了相关文章很多遍但是还是一知半解的。

第9篇:人工智能教学基础范文

一、《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机械设计》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其他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训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基于工业4.0与产业升级的大环境,机电类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大量增加先进的自动成形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械手、多元自动化输送装置等智能制造设备内容,作为机电类的专业基础课的《机械设计》必须在课程内容、模式上有所创新,增加智能制造相关内容,并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为后续相应的课程与实训提供支撑。

智能制造所涉及的岗位技术要素和知识点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均能找到相对应内容。机电类高职培养的是面向企业工程设计与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必须包含智能制造所涉及的技术要素,必须经历完整和系统性的工程设计训练才能满足智能制造工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课程现有教学内容和模式的不足

传统《机械?O计》课程在知识内容上按章节安排内容进行学习,缺少整体机构和设备的系统性。没有面向智能制造相关机构和设备进行整合知识内容与安排工程设计训练;高职机械类课程体系中一般不开设《机械原理》课程,而在实际的智能装备精密机构零部件设计中核心的设计要素往往要涉及《机械原理》中的相关内容,而目前的高职《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并没有将《机械原理》中一些必要的内容融入进来。所以使得在实际机械工程设计应用中最为重要的两块内容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导致学生难以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整体设计水平较低,达不到智能制造设备设计要求。

通常在《机械设计》课程完成后,开展2―3周左右的《机械设计综合实训》,虽然实训内容是对《机械设计》所需内容的综合应用训练,但目前的实训主要内容仍然停留在简单传动装置的设计―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虽然涵盖了部分《机械设计》的内容,但其设计理念、方式、流程与智能制造装备完全不同,实训基本偏向于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流程的理解,没有面向智能制造装备机构设计开展,达不到培养技术、技能型机械设计人才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1.面向智能制造与工程设计训练模式,重新整合《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将智能制造设备进行教学化提炼与改造,形成适合进行工程设计训练模式的项目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讲授完成《机械设计》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并进行延伸扩展,在知识学习完成的基础上学生可自行进行工程设计训练。

2.设计与整合实训过程。引入工程设计训练模式,《机械设计》课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的《机械基础综合实训》整合到《机械设计》课程之中,将原来的一个减速器设计实训项目改变为多个针对智能制造设备、机构、结构的小项目,涵盖更多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将原来独立的实训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面向智能制造设备的针对性更强,做到完成一个阶段的授课学习之后就进行各分项目的工程设计训练,边学边练。改革现有的《机械设计》课程标准,面向智能制造设备的机械设计,精细化分析解构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将提炼整合出的项目融入到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并精细化到课时数,子项目数,形成新的面向智能制造,且适用于高职层次的《机械设计》课程标准。

3.改革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引入多种方式方法完成课堂授课任务。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课程教学微信、翻转课堂、微课、学生分组学习汇报等多种形式辅助完成课堂教学,增强授课形式的新颖性,增加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内容与智能制造相关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