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西部第一地级市,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GDP已达到或即将达到5000亿的洛阳、襄阳两座城市,它们也是中西部仅有的两座位列全国50强的一般地级市。而且巧合的是,这两座城均属于我国历史名城,一座是拥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另一座是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楚汉+三国文化发祥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洛阳襄阳这两座历史名城,谁才是名副其实的中西部第一地级市称号呢?为了揭晓这一答案,本文将通过25项核心数据,对这2座地级市进行全方位对比分析,彼此相互优劣势以及各单项指标的差距也就自然一目了然了,至于综合实力高低之争同样也就迎刃而解。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解锁这25项数据的综合实力之争的中西部地级市的巅峰对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市区面积:
1、襄阳3565km²,共计3个市辖区;
2、洛阳1988km²,共计7个市辖区
在市区面积上,拥有更多市辖区的洛阳反而仅有襄阳的55.8%。而拥有绝对市区面积优势的襄阳,必然拥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二、市区面积占比:
1、襄阳18.2%;
2、洛阳13.1%;
在市区化程度上,两座城市全部低于20%,其中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频频的洛阳,市区化程度反而仅有13%,仅有襄阳的7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GDP总量:
1、洛阳5128亿,全国第45;
2、襄阳4601亿,全国第50;
在至关重要的GDP总量上,两座城市虽然全部挺进全国50强,但是却全部处于50强门槛,甚至随时都有可能掉出50强。即便如此,洛阳在GDP上依旧是领先襄阳11.45%,如此明显的差距,对于追赶者襄阳而言,要想完成超越还是相当任重道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2010-2020GDP增速:
1、襄阳11.58%;
2、洛阳8.25%;
没想到在过去十年间,两座城市GDP增速竟然相差如此巨大。十年前,洛阳还是襄阳的1.51倍,短短时间过去了,洛阳的领先优势已经被襄阳逐渐吞噬到仅有1.12倍不到。如果洛阳不能及时加速度,下一个十年,恐怕中西部GDP第一地级市就得易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常住人口:
1、洛阳705万,全国第50;
2、襄阳526万,全国第86;
在总人口上,洛阳依旧位列全国50强,而且依旧是刚好处于50强门槛上。反观襄阳,不仅人口只有洛阳的74.6%,而且全国位次也仅仅位列第86,差点无缘前100(百强门槛为480万)。

六、人口净流入:
1、洛阳流失12万,流失率为1.7%;
2、襄阳流失63万,流失率为10.7%;
即便是作为中西部最顶级的地级市,洛阳和襄阳依旧没能扛住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各自省会城市强大的人口虹吸效应,人口无一例外全部为流失。其中,襄阳人口流失更是超过60万,流失率也超过了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GDP超500亿的县市区数量:
1、襄阳3个;
2、洛阳1个;
在优质县市区数量上,襄阳再次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中襄州区728亿、枣阳市655亿、樊城区543亿。相比之下,经济体量更高的洛阳反而仅有1个优质独苗,为新安县的524亿,而7个市辖区全部无缘500亿。在全国百强县市中,襄阳的枣阳市更是长期位列全国百强,而洛阳则再次无缘全国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财政:
1、洛阳384亿,相互占比54.9%;
2、襄阳315亿,相互占比45.1%;
在财政数据上,洛阳以22%的优势再次领先于襄阳。这也预示着洛阳拥有比襄阳更多的城市建设经费,看到这个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西部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洛阳,而非襄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工业增加值:
1、襄阳1883亿,相互占比50.4%;
2、洛阳1855亿,相互占比49.6%;
在工业上,两座城市仅仅相差1.5%,成为名副其实的差之毫厘。这也说明两座城市在工业上棋逢对手的“亦敌亦友”的良好竞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规模以上工业总利润:
1、襄阳250亿,相互占比54.3%;
2、洛阳210亿,相互占比45.7%;
虽然两座城市在工业上难分伯仲,但是在规模以上工业总利润上却泾渭分明。襄阳足足领先洛阳19%,这也说明襄阳在企业的运营状况上要明显优于洛阳,而这恰好正是一座城市发展势头和发展前景的最基本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公路密度:
1、襄阳1.69km/km²;
2、洛阳1.30km/km²;
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大动脉”的公路网建设上,襄阳明显优于十三朝古都洛阳,领先优势达30%。这无异于襄阳拥有比洛阳更强大的“城市新陈代谢”功能。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明白为何襄阳能在GDP增速上,足足领先洛阳40%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建筑业总产值:
1、洛阳1221亿,相互占比54.9%;
2、襄阳1003亿,相互占比45.1%;
作为一座城市城建硬实力的建筑业,可以说是体现一座城市城建发展快慢的核心指标之一。作为中西部地级市中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的地级市,洛阳可谓是当仁不让地再次以21.7%的优势领先襄阳。而襄阳的城建甚至常常被吐槽还不如湖北第三城的宜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进出口总额:
1、襄阳218亿,相互占比53%;
2、洛阳193亿,相互占比47%;
在国际贸易上,国际名气更小的襄阳反而以13%的优势领先我国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这也说明在现代化经济时代,襄阳比洛阳要更敢于向全世界“亮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洛阳2105亿,相互占比57%;
2、襄阳1567亿,相互占比43%;
在城市消费力上,洛阳在继人均消费上更胜一筹之后,再次拔得头筹,而且领先优势达到了34%。不过这也正是洛阳拥有34%人口优势的必然结果。不过巧合的是,洛阳在人口和社销两大指标上的领先优势竟然罕见的同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五、旅游业总收入:
1、洛阳795亿,相互占比75.6%;
2、襄阳256亿,相互占比24.4%;
在文旅方面,拥有4大5A景区的十三朝古都洛阳,可谓是毫无悬念地“吊打”同样为历史名城但却仅有1个5A景区的襄阳,而且足足是襄阳的3.1倍。尤其是作为我国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以及被无数网友称为“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的老君山,现如今已俨然成为洛阳最靓丽的文旅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六、机场客运量:
1、襄阳刘集机场121万人次,相互占比55.8%;
2、洛阳北郊机场96万人次,相互占比44.2%;
在机场客运量方面,人口更少、优质旅游资源更少的襄阳,反而出人意料地足足高出洛阳26%。这一反差似乎也说明了襄阳在全国的商业活力和出行便捷度要明显优于洛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七、粮食总产量:
1、襄阳472万吨,相互占比65.2%;
2、洛阳252万吨,相互占比34.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省会城市全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工业之时,作为地级市似乎必然承接了农业发展的重担,尤其是一切经济发展都不可或缺的粮食。而襄阳在经济体量仅仅落后洛阳11%的情况下,却在农业粮食产量上足足是洛阳的1.9倍,因此两大地级市在各自所在省份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八、人均医疗床位:
1、襄阳74.3张/万人;
2、洛阳73.6张/万人;
在医疗方面,两座城市仅仅相差1%,这也是继工业增加值之后,再次差之毫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九、在校大学生数量:
1、洛阳13.98万,相互占比65.9%;
2、襄阳7.24万,相互占比34.1%;
在科教方面,两座城市的表现可谓是截然不同。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继承了另外三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的科教优势,在科教上对襄阳足以称得上是完胜,领先优势达到了93.1%。要知道科教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推动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第一大人才输送摇篮。这也是洛阳为何能长期稳居中西部地级市第一大GDP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科研:
1、洛阳拥有专利申请量1.58万件;
2、襄阳拥有专利申请量1.14万件;
在城市科研创新成果方面,洛阳凭借科教的巨大优势,再次以39%的明显优势领先于襄阳。而这一优势无疑将会给洛阳的企业发展,乃至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一、人均GDP:
1、襄阳8.75万,超全国均值21%;
2、洛阳7.27万,超全国均值0.4%;
在三大经济指标之一的人均GDP数据上,襄阳不仅超过了全国均值21%,而且还领先洛阳20.4%,反观洛阳则刚好处于全国均值的及格线,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二、人均收入(城镇):
1、洛阳3.93万,超过全国均值26%;
2、襄阳3.77万,超过全国均值21%;
在体现城市收入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两座城市不仅全部超过全国均值至少20%,而且彼此十分接近。人均GDP惨败给襄阳的洛阳,在人均收入上成功逆转襄阳,虽然领先优势仅有4.2%。这也说明两座城市在收入水平上基本是旗鼓相当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三、人均消费支出:
1、洛阳2.54万,高于全国均值20%;
2、襄阳2.03万,高于全国均值9.6%;
在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上,人均收入仅仅领先襄阳4%左右的洛阳,却将领先优势一举扩大到25%,由此可见洛阳的整体消费水平或消费欲望要明显优于襄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四、人均汽车:
1、洛阳18.4辆/百人;
2、襄阳15.6辆/百人;
从人均汽车拥有量来看,洛阳再次领先襄阳达18%,这也充分说明了洛阳的消费水平及消费欲望要明显高于襄阳。那么问题来了,襄阳在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汽车上均大幅度落后洛阳,是因为洛阳果真比襄阳更富裕吗?亦或是襄阳的钱都去哪儿呢?下一项指标或许能说明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五、人均存款:
1、襄阳5.66万;
2、洛阳5.26万;
在作为大众市民第一大资金流的人均存款数据上,收入更低的襄阳果不其然的领先洛阳7.6%。看来收入差不多的两大地级市,在消费理念和存钱意识上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过以上25项核心数据的巅峰对决后,这对中西部地级市中的最强CP城市的各单项指标绝对实力以及相互差距想必已尽收眼底。那么,关于大家最关心的综合实力之争又将呈现出哪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呢?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揭晓这一终极悬念:
1、襄阳综合得分1199,共计13项领先,12项落后。其中领先幅度超过30%的绝对优势项共计6项,分别为公路密度的1.3倍、市区面积占比的1.39倍、GDP增速的1.4倍、市区面积的1.8倍、粮食产量的1.87倍、优质县市区数量的3倍。
2、洛阳综合得分1188,共计12项领先,13项落后。其中领先幅度超过30%的绝对优势项同样共计6项,分别为常住人口的1.34倍、社销总额的1.34倍、专利申请量的1.39倍、在校大学生的1.93倍、旅游业的3.1倍、人口净流入的5.25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