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15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隆重召开。当天,中法双方首次对外发布了历时一年编制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并举行了16个项目共近千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性投资签约。

  此次论坛由武汉市政府与法国驻汉总领事馆共同主办,由蔡甸区政府和生态城管委会承办。湖北省副省长甘荣坤,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万勇,法国外贸部长城市建设产业特别代表米歇尔•帕帕拉多女士,法国驻华大使顾山等中法双方政府官员、专家、企业代表300余名出席论坛开幕式。

  该论坛以“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主题,来自中法两国的政府、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交通、建筑和能源、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广泛探讨,还将对中法武汉生态城总体规划编制进行论证。

  据湖北省副省长甘荣坤介绍,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合作共建的第一个生态城项目,承载了双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梦想,受到了中法两国高层的高度关注。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访法期间,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总理瓦尔斯就生态城项目进行了交流和磋商。李克强总理回国后即对项目推进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即将成立生态城部级协调领导小组,湖北省、武汉市以及蔡甸区也相应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法国高层和有关各方一直十分重视生态城项目,中法专家就项目规划做了大量前期工作,达成了重要共识。

  目前,经过中法双方的努力,生态城宏伟蓝图即将绘就,按照规划,未来的生态城将是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产业创新之城、低碳示范之城、生态宜居之城 ”,将成为湖北开发开放的高地和镶嵌在江城武汉的一颗璀璨明珠。规划建设中法科技谷、中法生态产业园,未来的生态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低于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55%,打造成大武汉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一座充满活力、极具吸引力的产业新城。

  论坛期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和武汉地铁集团、中冶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等16家单位签署投资协议,涉及地铁线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元人民币。当天,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和蔡甸区还举行中法友谊大桥通过仪式,这座长逾千米的武汉市第十座跨越汉江大桥,成为生态新城内首个建成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蔡甸区委书记、中法生态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探索,致力于打造百年经典的示范之城、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城、包容和谐的开放之城、宜居宜游的幸福之城,使之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标杆。

  法国外贸部长城市建设产业特别代表米歇尔•帕帕拉多女士以及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先生接受新浪湖北专访,谈到生态城的总体规划,说不会将法国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中国一个城市之上,蔡甸文化历史遗产会纳入到生态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中来,在保护蔡甸文化遗产同时促进生态城迅速发展。对于生态城的建设周期,帕帕拉多女士表示生态城是一个庞大的项目,一定不能走得太快,某些方面要“慢慢来”,法中共同目标要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有序进行。武汉是独一无二的城市,湖泊多,风景美,城里可以看到大自然,中法生态城就应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之城。

  昔日汉阳古郡,今朝中法新城。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先生透露,法方年底将邀请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将作为中法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成果,在今年12月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