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特斯拉上高速:有些事情一旦放纵,就很难收回去了

老夫一直尝试用一句经典的话来概括这两年的一些迷之行为,但始终郁郁不得志。
要么太露骨,容易被封,要么太含蓄,大家看不明白。
直到杭州交警的这句话,让我突然大彻大悟。
9月2号,杭州交警把一辆特斯拉拦下来说,特斯拉不能上高架。
该车主询问交警:“为什么?他们都能走,为什么我不能走?”
交警称,这是临时管控,特斯拉要往下面走。随后,车主质疑此说法,交警表示:
“是有点搞笑,但你要服从。”
结合这两年我们所经历过的,所感受到的,一瞬间,这句话触及了它原本无法企及的高度。
首先,执法部门是承认不让特斯拉上高架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但是它依然选择执行。
其次,为什么不让特斯拉上高架,至今为止官方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只是模糊地说了一句亚运会开幕式,临时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并不针对具体汽车品牌。
图片
最后,不让特斯拉上高架这则指令到底是谁发出来的,到现在也没人出面对此负责,大概率也是不了了之了。
毕竟特斯拉曾经被限制进入岳阳机场,就是怕它乱拍照。
突然觉得特斯拉有点可怜,虽然之前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时候,我也选择站边受害者,但是这事情让特斯拉背锅,实在是太黑色幽默。
只能说连交警都觉得这事情很滑稽,文件么没有的,但是他作为一个打工人,又不得不服从,于是产生了“是有点搞笑,但你必须服从”这样警醒世人的名言。
这和去年“封控文件没有,但是就是要封小区”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一个是交警,一个是居委会干部。
我想说的是,自从疫情以后,公权力的笼子越来越松动了。
明明有着现成的法律法规,但是依然抵不过某些人的一句话。
有人说特斯拉的后台数据可以被美国远程操控,那我想说的是,特斯拉在国内每个月可以卖出去8w多辆,你跟我说那么多“间谍车”在外面招摇过市,这不是在扯淡么。
人家特斯拉哪里违法了,要是监管部门觉得特斯拉违法,可以让它停止生产,整改以后再上市啊。
一个合法购买,一个合法制造,双方都合法纳税,凭什么不让人家上高架。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公权力已经膨胀得非常夸张了,之前真的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疫情之后,不知道为何,感觉官和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不单单如此,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同比下降了87%,明明疫情已经过去了,为什么外商投资下降比例会如此严重呢?
人民币贬值肯定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其他内在的原因,我们是否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公权力再不自我约束一下,什么扩大对外开放,搞好经商环境都是空谈。
这倒是让老夫想到自己的高中年代,我和上海的某一任市长是校友,高中三年,还真碰到过一次市长回母校的场景。
当时我看着那辆沪A00002的车慢慢地开进来,就一辆孤零零的车,也没啥车队,学校甚至没有安排学生搞排场去迎接,就几个学校领导站在门口。
市长下车以后一点架子都没有,看到谁都笑嘻嘻的,当时我们还在楼上起哄,学校规定校园里不能骑车,必须下车推行,你这车应该也是推着走吧。
校长看着我们笑,市长也看着我们笑,还说好的好的。
虽然车子还是不紧不慢地开进去了,但是当时的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对这位市长印象特别好。
那个时候我才十几岁,我可以说出中央的主要领导,上海市的市长,市委书记,甚至副的都可以数如家珍。
现在嘛,我已经好久没有关心这些中央或者省市的领导了,名字根本叫不全,他们似乎离我越来越远,我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完全没有高中那个时候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通透感。
我想,作为一个财经领域的公众号号主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又会如何呢,恐怕连我都及不上吧。
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但是对于公权力的约束迫在眉睫。
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错觉,如果疫情导致的权力放纵可以得到进一步遏止的话,或许底层的经济会逐步活跃起来。
依法治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