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潜江龙虾这么有名?
林璐婷
2022-04-04 15:30:06
共 8 个回答
黄韦铭
2022-04-10 06:08:40
关于小龙虾,美食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其实全国各地吃小龙虾的地方非常多,至于好坏这里不做评判)早在2010年,潜江市就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小龙虾的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肉质也更为鲜美,被做成美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湖北的潜江一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地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再加上有着充足的水草资源,养出来的小龙虾外形肥硕,肉质鲜嫩,十分营养丰富。而潜江龙虾如此有名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潜江龙虾的味道绝对堪称佳品。龙虾体型硕大,吃起来十分美味鲜嫩。加上各类作料,简直是舌尖上的美味,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其次呢,潜江龙虾质量过硬,如今在这个食品屡屡出现问题,让百姓恐慌的时代,食品安全问题上不出问题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据调查显示,“潜江每年生产的龙虾系列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500多个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中从未发现过质量问题”。
潜江龙虾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树立了“标准化养殖、无公害生产、绿色安全”的品牌形象。人们吃得放心安全,当然回头客也更多。再者,潜江龙虾的宣传也很到位。潜江举办了好几届龙虾节,十分的创新,
设计的也很精心,活动设计全方位、多层次、形象生动,多达十多项,突显出了潜江龙虾产业的各种优势,比如养殖优势、加工优势以及品牌优势等。通过一系列热热闹闹的宣传活动,实现了小龙虾产业的文化的提升以及跨越式发展,潜江龙虾的知名度也攀升上去了。
Cola
余德权
2022-04-11 21:16:25
介绍下我们这边特产
李长睿
2022-04-13 18:37:14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潜江龙虾肉质细嫩,个头儿大,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生产,从喂养到深加工到出口国外,已经有非常大的规模!
胡天怡
2022-04-15 20:24:57
龙虾养殖做的好,特别是和稻子结合在一起,完美解决了农作物秸秆无公害转化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大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真真切切的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小龙虾吃法多,满足各种吃货的美食攻略,各类吃货赞不绝口,政府支持发展的好,年年举办龙虾节,提高潜江龙虾的知名度,2018国际马拉松、自行车赛都在潜江举行,又一次把潜江龙虾推向世界,涌现了华山、莱克等许多知名的龙虾加工企业,包括龙虾壳都得到了深加工,变废为宝,更有中国虾谷,鲜活龙虾货发全国,美名传全球,龙虾展览馆、龙虾学校、世界最大龙虾雕塑........还有许多许多关于龙虾的传奇都在潜江。潜江的龙虾怎么不出名?
邵亦陈
2022-04-15 10:15:16
潜江龙虾大家看看
潜江龙虾,湖北省潜江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潜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气候适宜,素以“水乡园林“著称。龙虾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潜江。全年有效积温5125℃,年平均温度16.1℃,适宜龙虾生长。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性成熟个体呈红褐色,无附着物。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潜江龙虾”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中文名
潜江龙虾
产地名称
湖北省潜江市
品质特点
前螯粗大,色泽明亮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1925号公告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性成熟个体呈红褐色,无附着物。[1]
营养价值
潜江龙虾,可食比率≧25%,虾尾肉占虾体重≧15%,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比率≧17%,脂肪含量占鲜重比率≧0.25%,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比率≧76%。[1]
潜江龙虾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潜江市地势低平,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强烈下沉形成的凹陷,古称“云梦泽”。潜江市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土类和水稻土土类,其中潮土土类占耕地面积的44.7%,水稻土土类占耕地面积的55.2%,水稻土土类多分布在低湿、滨湖地带,主要发育于湖积母质形成的沼泽土,常年积水,为小龙虾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潜江龙虾
水文情况
潜江市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汉江从北面穿过,东荆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有返湾湖、白露湖、张家湖等大中型湖泊十余个,以百里长渠、东干渠、万福河、西荆河、中干渠等人工河为主干,河流由北向南流,呈平行状水系,自然河、人工河交错,形成了五里一渠,十里一湖的江南水乡。
气候情况
潜江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气候适宜,素以“水乡园林“著称。全年有效积温5125℃,年平均温度16.1℃,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平均气温28.3℃。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数1945小时,无霜期246-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最大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1]
潜江龙虾
历史渊源
潜江龙虾原名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潜江。
2000年开始,潜江市发明“虾稻连作”模式,开展稻田养虾,后又发展为“虾稻共作”模式。[4]
2010年5月,湖北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潜江龙虾
生产情况
2008年,潜江市养殖小龙虾15万亩,产值达3.52亿元;小龙虾加工出口5.8万吨,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占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的74%,占湖北省小龙虾出口的65%。龙虾产业总产值达13.17亿元。[5]
2013年,潜江市以“潜江油焖大虾”为特色的潜江龙虾餐饮店1000余家,潜江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4]
潜江龙虾
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潜江龙虾”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
2019年11月15日,潜江龙虾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
潜江龙虾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潜江龙虾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潜江市积玉口镇、高石碑镇、王场镇、广华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渔洋镇、老新镇、熊口镇、龙湾镇、张金镇、浩口镇、运粮湖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园林办事处、竹根滩镇、后湖管理区等18个镇(处、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1′00″-112°59′00″,北纬30°09′00″-30°35′00″。[2]
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养虾稻田或池塘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周边环境安静,底质保水性能好,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符合GB/T18407.4要求,养虾稻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16-2002的要求。
(2)水源和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要求。
(3)养殖过程管理:潜江龙虾养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无公害潜江龙虾养殖技术规程》操作,养殖过程中养殖中水、渔药、饲料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同时,为了保证潜江龙虾的品质和特色,还要抓好以下环节管理:
苗种人工繁育: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亲虾,要求体重30-50克,附肢齐全,健康无病,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2-3:1。
亲虾繁殖:4-5月,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需40-70天。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此时稚虾的平均体长为0.8厘米。稚虾池要求水质清新,水温控制在27℃-29℃,且变化幅度不能超过2℃,培育用水的pH值控制在7-8.5,培育池要全日不间断地充气,使水中的溶解氧充足。稚虾放养量一般为150-230尾/平方米,注意同池中虾苗规格保持-致,并选择晴天早晨或阴天投放。放养后第1周可投喂豆浆,每天3-4次;第2周起以投喂小鱼虾、螺蚌肉、蚯蚓、蚕蛹等动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等加上成糊状饲料,早、晚各投1次,早上投喂日饵量的40%,日投饵量早期每万尾稚虾为0.25-0.40千克,以后按虾重的10%左右投饵。培养期间,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1/3;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其浓度为20克/立方米左右,以调节水质。经25-30天培育,幼虾体长可达3厘米,即可转入成虾养殖。
成虾养殖:可利用池塘、稻田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3335平方米为宜。池塘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米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统。同时,池塘中间要搭建几条泥埂,泥埂两头不要与池埂相连,埂长约为池长的4/5,埂宽l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10厘米,为潜江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场所。池水深以0.5-1米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水面移养水草。在虾苗入池前,要认真进行池塘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搞好池塘消毒。放养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虾苗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为2.5-3厘米,同-池塘放养的虾苗或虾种,要求规格-致,一次放足。放养的虾苗、虾种活力要强,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且耐旱的能力较强。幼虾投放一般在5月份进行,放养时注意避免曝晒。一般可放养3厘米的幼虾1-1.5万尾或重量80-120千克/亩,同时可混养鲢鳙夏花鱼种50-100尾/亩,以调节水质。成虾养殖可直接投喂绞碎的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保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4-10%,根据季节、天气、水质、虾的生理状况而调整。
稻田养殖: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的田块养殖。要求田埂比较厚实,田面平整,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桥涵闸站配套,通水、通电、通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4-6米,深0.8-1米,坡比1:2.5。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开挖田间沟,沟宽1米,深0.5-0.6米。养殖沟和田间沟面积占稻田面积20%左右。利用开养虾沟挖出的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进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的最低处,保证灌得进,排得出。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建防逃墙,最好再用塑料网布覆盖田埂内坡,以防潜江龙虾打洞。放养前每亩稻田养虾沟用生石灰75公斤或其他药物,彻底清沟消毒,每亩养虾沟施腐熟畜禽粪肥500-800公斤培肥水质,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在沟边种植蕹菜。进水用筛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虾沟水深保持0.6-0.8米。夏季放养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9月份。每亩养虾沟放养稚虾1.5万-2万尾;冬季放养通常在12月份进行,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万-1.5万尾。放养应注意保证虾苗虾种质量,同-田块放养同-规格的虾苗虾种,-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阴雨天放养,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消毒。8-9月份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10-12月多投喂-些动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按在田虾体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在田虾体重的2%-3%。从翌年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投喂量。8-9月份高温季节,每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
(4)捕捞:采用地笼网捕捞和手抄网捕捞。地笼网捕捞适宜池水较深的龙虾捕捞,手抄网捕捞适宜稻田捕虾。
(5)生产记录要求:潜江龙虾养殖的全过程,要建立养殖档案,全面记载苗种选育、饲料投喂、疫病防治情况、捕捞销售情况,并妥善保存记录,以备查阅。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执行《无公害食品淡水虾》(NY5189-2005)标准
标志使用规定
潜江龙虾地域范围内的小龙虾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潜江龙虾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潜江市龙虾养殖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勾志玉
2022-04-17 12:11:09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为什么潜江龙虾这么有名?
谭艺
2022-04-19 21:09:06
个头大品质好,绿色养殖
刘曈烨
2022-04-22 09:28:37
潜江龙虾是湖北省潜江市特产。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潜江龙虾”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潜江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素以“水乡园林“著称。该地区适宜龙虾生长。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性成熟个体呈红褐色,无附着物。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