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龙山塔故事
刘雄英
2022-03-10 07:44:42
共 3 个回答
费馨月
2022-03-14 19:59:32
传说汉江中有一条恶蛟,修行千年,成了气候,它经常在江中行恶,掀翻船只,吞没船民,许多船家因此家破人亡。很多百姓便将恶蛟告到官府,但官府却无力惩治,于是有人便到武当山求真武大帝替天行道。
可是恶蛟神通广大,求神告状的人的意图和行踪恶蛟都了如指掌,人还在半道,便被恶蛟吃掉了,人们对恶蛟的暴行无计可施。
话说陈家港有一个陈虎是个孝子,他看到乡亲们经受苦难,便一心想为乡亲们报仇。恰巧这一年其母病重,久治无效,陈虎便许下大愿,求祖师爷保佑他母亲病愈。后来,其母果然一天天好转起来,尔后康复。十月初一,他用纺线锭子横穿右腮,上武当山烧香还原。陈虎此次上武当山烧香还愿夹着告恶蛟的状,恶蛟却没看出来。陈虎顺利上了武当山还了愿,尔后又去击鼓撞钟,在真武大帝神像前陈述了恶蛟的罪状。真武大帝听后,勃然大怒,当即带领龟蛇二将、王龙官等捉拿恶蛟。恶蛟哪里是真武大帝的对手,便潜入水下逃命,祖师爷站在云头看得真切,急施法术,将恶蛟制服并命王龙官将恶蛟锁住。据说“铁炉滩”这个名称就是因王龙官在此炼铁打制铁链而得来的。
真武大帝将恶蛟锁于龙山石柱上,又在龙颈上画了咒符,每当恶蛟心有所变,咒符便大显神威,痛苦的恶蛟口喘粗气,这粗气冲出水面,围绕龙山漂游,形成烟云,尔后成雨,从此以后,汉江平静了,“龙山烟雨”也由此得名。
凌汝键
2022-03-16 11:07:17
江口市龙山塔就是龙山宝塔,又名“文笔塔”。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土台乡库区旁,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为外三层内四屋的六面砖木结构建筑,塔顶为六角攒尖顶,远看极像一枝拔地而起、屹立山顶的笔杆。塔高11.5米,直径6.5米。为古均州“八大景”之一。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库区旁,有一巍巍雄峙的“龙巢山”。其上有一古塔,名曰:“龙山宝塔”,又名“文笔塔”。此塔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为外三层内四屋的六面砖木结构建筑,塔顶为六角攒尖顶,远看极像一枝拔地而起、屹立山顶的笔杆。塔高11.5米,直径6.5米。登上塔顶,远眺武当山天柱峰和九曲回环的汉水,山光水色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可谓“均州小仙境”。传说,这里是大禹治水时经过的地方,至今有禹王庙遗址。又传说是屈原遇到渔夫听“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地方,宝塔对面有古时有一沧浪亭,现已被丹江口水库淹没。龙巢山三面环水,山势险峻,云绕山岫,烟漫峰峦,水霭雾障,茫茫苍苍。古代,“龙山烟雨”以其奇异的风景吸引着文人骚客。如今的龙巢山更加葱郁苍翠,加之丹江口水库建成,更添湖光山色,令人留连忘返。
原古均州“八大景”中其他七景由于丹江口水库的兴建,古均州城被淹没而消失,“龙山宝塔”是唯一幸存的,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其旅游开发价值极大。
陈俊霖
2022-03-18 08:28:06
龙山塔的传说,很久以前,汉江两岸生活着两条龙,盘踞北岸的是一条雌龙叫小白,游历南岸的是一条雄龙叫小灰。两条龙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互生爱慕之意,暗随山势往一起生长。
眼看南北两岸就快合在一起了,正巧二郎神巡天到此,一看,那还了得。心想:如果两山连在一起,堵住了江水,岂不会要淹死无数黎民百姓?于是他飞身一脚把小白打踢得盘绕在北岸不敢动弹,又用三尖两刃枪一刺,把小灰口鼻削去一大截。小灰疼痛难忍,飞身上天,告到玉帝那儿去。玉皇大帝心想:两龙联姻是好事,并没违反天条,但两山连在一起阻水断江危害百姓,这可如何是好?后来太白金星提议在龙山顶上建一宝塔镇压,玉帝依言。塔建好后,两山果然也就没有再向一起生长了,汉江河水至今依旧奔腾不息。如今,汉江北岸山峦蜿蜒盘旋,南岸山峦前端刀削斧劈后端曲折奔腾,传说与此有关。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