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猫> 节日习俗> 正文

信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高考猫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信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信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信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艺术

潢川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源起汉武帝时期,元代后流传到南亚、波斯、埃及、土耳其及欧美。罗山皮影从明朝嘉靖年间繁衍生长,在民间流传,以罗山为代表的信阳皮影戏,是中国皮影四大流派之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山花鼓戏,2014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信阳民间小调、山歌、歌舞、小戏并融合楚剧、黄梅戏唱腔,吸收汉剧、曲剧的艺术特点,逐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剧种。

商城花伞舞,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清朝,是信阳乃至全国珍贵的民间文化瑰宝。

民俗

信阳市光山县、商城县、新县(除箭厂河,郭家河等地外)、潢川县(西南部)一带有正月十五到自家祖坟给逝去的先人送灯的习俗,每年这一天,不管离家有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就是为了在先人坟前送上一盏灯,祭奠先人,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当地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就是过年可以不回,但正月十五必须回,可见送灯的隆重。

十五送灯是信阳市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潢川县一带独有的传统民间习俗,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初开始的,相传这一习俗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送灯习俗流传已久,成为光山、商城、新县、潢川一带最隆重的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

节日会展

信阳茶文化节,每年4月28日至30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政府主办。

根亲文化

信阳处在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北据中原,南控荆楚,东接吴会,西通巴蜀,独特的区位地理形势,不仅使信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形成人口流动性、包容性强的特点,也创造了包括史前文化在内的兼容南北文化特质的的古代文化,境内广泛分布着裴李岗、龙山和屈家岭等文化遗址24处。信阳的历史文化特质使其成为部分中华姓氏的发源地以及众多闽台人重要的祖根地,被誉为“中原侨乡”。

二、信阳城市简介

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区。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887.92万人,辖8县2区及6个管理区、开发区。信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被誉为“中原侨乡”。信阳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商周、春秋、战国以来,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豫风楚韵”。现存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是子路问津、亡羊补牢、优孟衣冠、司马光砸缸等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的发源地,出土了新中国第一套最完整的战国编钟,用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伴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响彻太空,有孙叔敖、黄歇、费祎、魏延、陈元光、马祖常、何景明、宋士杰、周祖培等信阳籍历史名人,有信阳民歌、皮影戏、花鼓戏、大鼓书、彩绘泥塑、剪纸等大别山民俗风情。

信阳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信阳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党的重要建党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抗日的重要战场;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转折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等69位开国将军,留下了709处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有30多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生命,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内涵的大别山精神。

信阳是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信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信阳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辖区内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县、浉河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县、光山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28%,高于全国、全省近20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PM2.5和优良天数为全省第一;拥有大中小水库1116座;境内有2031种野生动物和2726种高等植物。全市共有A级景区52家,其中4A级景区14家。云中公园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万国建筑博览园”之美称;豫南明珠南湾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中原第一湖”之美誉;出山店水库是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坝”,信阳是全国少有的中心城区附近拥有两座大型水库的城市。

信阳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信阳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3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郑州、武汉、合肥三个省会城市,是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和京广高铁,京港澳、大广、淮固、沪陕、淮信五条高速,G106、G107、G220、G230、G312、G328六条国道在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普通公路实现“县县有国道、乡乡通干线、村村通硬化路。”淮河淮滨、固始港航运可通江达海。明港机场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昆明、杭州、成都、海口等17座城市。交通枢纽优势不断凸显,形成了覆盖城乡、内联外通、层次分明的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信阳是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地。信阳是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1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71.08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信阳是河南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河南茶筵之乡,信阳菜历经千年的积淀和发展,以鲜、香、爽、醇、中的独特味道遍布16省56市,目前已推出60道省市地方标准“信阳菜”,在全国认定挂牌180家品牌示范店,品牌价值超300亿元。信阳盛产水稻、小麦、油茶、板栗、银杏、红黄麻等作物,粮食产量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信阳矿产资源丰富,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等非金属矿规模和矿石质量闻名于国内外。珍珠岩资源储量1亿吨;膨润土资源储量5.1亿吨;萤石资源储量188.6万吨;钼矿资源储量105.89万吨。

信阳是前景广阔的希望之城。信阳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重点支持地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05.68亿元,进入全国前100名;粮食总产量114.9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个、3.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三大需求稳中提质。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民间投资增长3.6%,工业投资增长9.0%;电子商务交易额、商品网上零售额分别增长15.6%、8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4.3%。质量效益稳步提高。2020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80.53亿元,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35亿元,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84.01亿元,增长0.2%;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5%,工业税收增长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5.4%,高技术产业增长11.1%,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0.9%,高成长制造业增长0.5%,高载能行业增长2.1%;全域旅游蓬勃发展,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25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2.24亿元,对比2019年,游客接待量恢复103.4%,收入恢复62.08%;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1元,比上年增长4.5%。

*、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信阳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2019年9月,*总书记视察河南首站就来到信阳,提出了“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重大要求,为*信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赋予了重大责任、带来了重大机遇。202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于6月专门召开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老区信阳迈入了历史上最有利的发展时期。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强市、一个家园”目标,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不断书写加快老区振兴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绚丽篇章!

三、河南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1)、商丘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2)、南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3)、三门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4)、漯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5)、许昌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6)、濮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7)、焦作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8)、新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9)、鹤壁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10)、安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