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男儿血:中条山保卫战(1983~1941)
上起点读书APP,新人免费读14天畅读本书,新设备新账号下载立享

第8章 卫立煌到延安

    第二节 永济保卫战

  陕西军渡过黄河后,归入第二集团军建制,直接指挥者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卫立煌。五虎将有几种说法,不过最广泛的五虎将是指: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

  卫立煌是从孙中山先生的卫士成长为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的人,他的作战艺术绝对是高超的。

  陕西军的十七师和一七七师在中条山中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在晋西与日军作战的卫立煌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去中条山中的垣曲县走马上任,直接指挥中条山保卫战。

  然而,要从晋西去往晋南的中条山中,障碍重重,因为要穿越好几个敌占区,而敌人的情报系统早就在山西渗透,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和前敌总指挥卫立煌要带着司令部穿越吕梁山区和日军重兵把守的临汾地区,前往中条山脉,实在太危险了。

  参谋长郭寄桥为这次去中条山制订了好几个方案,而卫立煌听了郭寄桥的汇报后,比较赞同这样一条:由晋西渡过黄河,取道陕北,乘汽车到西安,再由西安乘火车到河南的渑池县,渡过黄河后,到达晋南的垣曲县,进入中条山区的腹地。

  后来有书籍记载,卫立煌的延安之行,也与中共地下党员赵荣声的极力推荐离不开。赵荣声是燕京大学投奔延安的学生,后受党组织的委派,以安徽同乡的关系来到卫立煌身边,任文字秘书。

  人们普遍认为,这段时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蜜月期,特别是在山西战场,国共两党的军队配合密切。

  1938年2月,日军十万人沿太原正太路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山西境内的中国军队,进而全部占领山西。卫立煌和郭寄峤率领国民党军队组成的十四集团军在韩信岭一带布防,阻击日军十天,朱德得以率领参加太原会战的部队转移到了中条山和吕梁山中。随后,十四集团军向中条山中转移,然而,卫立煌的指挥部却被日军围困在汾河以西,共产党军队组成的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又派出部队截击日军,使得卫立煌能够由永和关渡过黄河,进入安全的延水关。

  卫立煌一直想去八路军这支传奇部队的大本营延安看看。他一直想不明白这支装备简陋的部队,为什么会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他想知道,昔日战场上的老对手,现在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是什么力量,让这支打不垮的军队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1938年4月的一天,卫立煌和他的战区指挥部20多人仅靠几条木船,从山西的永和关摇渡到了黄河对岸的陕北延水关,这是他们第二次沿着相同的路线渡过黄河。

  渡过黄河后,他们分乘卡车,向延安驶来。

  4月17日,卫立煌来到了延安,迎接他的是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和八路军留守司令肖劲光。他们一起走向城中心的大教堂,当年,教堂是延安城里唯一算得上雄伟的建筑。

  还没有走近教堂,卫立煌就看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似乎认出了卫立煌,他满脸笑容,早早伸出双手迎接。

  卫立煌对毛泽东说,八路军打鬼子打得好,他非常钦佩,今天来到延安聆听教诲。

  毛泽东说,卫将军是第一位来到延安的战区司令长官,和八路军友好合作,今后这条路要一直走下去。

  那天谈话的时候,毛泽东分析了抗日形势,并向卫立煌说明了说军的困难,八路军缺少弹药,缺少医药,夏天就要来了,而八路军还没有领到夏装。

  卫立煌答应这些事情一一照办。

  那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延安专门拿出最好的伙食招待卫立煌一行人,八人一桌,六菜一汤,有鱼有肉,这顿饭给卫立煌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上世纪30年代,在苦寒的陕北延安能够拥有这样的招待,实在是很难得的。

  他们还在延安大礼堂里观看了陕北乡土味非常浓烈的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这些纯朴的来自于民间的歌舞,也让卫立煌记忆深刻。

  这次陕北之行,彻底改变了卫立煌对共产党军队的态度,他对共产党军队能够在这样艰苦环境中,依旧坚持抗日,感到异常钦佩。后来,卫立煌就由反共急先锋,变为共产党的同盟者。

  当天下午,卫立煌到达延安城外一个叫做二十里铺的地方时,突然听说林彪在这里养伤,决定去看看。

  陕北很多地方的名字很有特点,比如七里铺、十里铺、二十里铺、三十里铺。陕北有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叫做《三十里铺》,开头唱道:“提起那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这个名叫三十里铺的村庄顾名思义,就在距离绥德城三十里的地方。绥德,是古代边塞重镇。而卫立煌看到的二十里铺,则是距离延安城区二十里的地方。

  当时,二十里铺住着林彪。

  林彪和卫立煌一样,也是从一名士兵成长起来的,南昌起义的时候,林彪才仅仅是排长,来到井冈山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赏识,很快就提拔为军团长,指挥最有战斗力的一支红军。长征中,他一直担任开路先锋的角色,抗战开始,他担任最精锐的由中央红军改编而成的一一五师师长,并取得了全面抗战的第一场全胜——平型关大捷。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都盼望着林彪能够在抗日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胜利时,他却意外负伤了。

  很多书籍都在绘声绘色地描述林彪负伤的经过,它们说林彪穿着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军黄呢子大衣,骑着日本的大洋马,神气活现地走在晨雾中,结果被晋绥军的哨兵当胸打成了重伤。而这个哨兵是一个神枪手,他一直想在抗日战场上露一手,一直没有机会,因为中国军队一路都在败退,而机会终于来临的时候,他击中的却是中国军队的名将林彪。

  当年一一五师的卫生部长谷广善将军曾经详细讲述了林彪负伤的经过。林彪负伤的时候,并没有穿着日军军官的黄呢子大衣,而是穿着普通的灰色面料的八路军干部惯常穿的棉衣,而林彪的伤口也不是那些书籍记载的从前胸射入,而是从后背射入。

  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带着一一五师指挥部穿过阎锡山的晋绥军防区。事前,晋缓军已经接到消息,一一五师指挥部要从这里通过,可是还没有通知到连哨一级。当一一五师指挥部骑着战马从晨雾中出现在山西省隰县千家庄村的时候,林彪的马走得最快,和后面的队伍拉来了十几米的距离,一名叫做王璐生的晋绥军哨兵看到了晨雾中的这队骑兵,一枪将走在最前面的林彪打下马来。

  王璐生使用的是三八大盖枪,这一枪从林彪的背部穿入,擦着脊椎骨,穿过肺叶,击穿了一根肋骨,从前胸透出,还将一截寸把长的肋骨击出体外。

  此后,战神林彪被迫退出抗日战场,从山西前线退往陕北后方,进行疗养。谷广善将军当年将林彪送到了黄河岸边,看着林彪坐上了西渡黄河的木船,然后返回五师。

  这次,卫立煌来到延安,距离林彪负伤已经过了一个月。

  林彪是一个伤病员,看望伤病员不能空手而去,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约定俗成的规矩。当时,卫立煌身上没有多少钱,就问随行的人谁有钱,都拿出来,结果,这一行人仅仅凑起来600元钱,而600元钱是远远拿不出手的。按照当时国民党军队不成文的规定,看望一个将军,需要几千元的礼金。把这600元钱的薄礼送给林彪,还不如不送。

  有人就说:既然这样了,那就干脆空着手去,看看林彪将军需要什么,以后补上。

  卫立煌点头表示同意。

  卫立煌和林彪见面,都有惶惶相惜的感觉。然而,考虑到林彪的身体原因,卫立煌不便久留,两人依依惜别。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十年后,一对情同兄弟共同抗日的战将,在东北战场上兵戎相见。

  那天晚上,在延安大礼堂的晚会上,卫立煌做了一次演讲。这次演讲本来是有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的,但是,卫立煌说得兴奋,干脆推开了讲话稿,即兴演讲。他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次奉命赴西安,系指挥黄河两岸部队,继续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这次抗战中已把我国的弱点完全暴露出来了。第一是不团结现象,因而受到了局部失利,但由于抗战继续坚持,我们的弱点逐渐消灭了。第二是缺乏组织,没有坚强的领导。今后要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筑成一道万里长城,来打击日本强盗的进攻。”

  他的演讲博得了满堂喝彩。

  第二天,滕代远和肖劲光接受毛泽东的嘱咐,一直把卫立煌送到了三十里铺,然后才分别。

  一个月后,卫立煌向八路军送来了100万发子弹,25万枚手榴弹,180箱牛除此而外,还有八路军三个师的夏装、50部电话机、两部电话总机和部分医药用品。

  这些战略物资当时是由一个名叫卢佐的人负责送到延安的。在延安,八路军兵站部部长杨立三喜不自禁,赠送给了卢佐十件日本呢子大衣、十支日本新式马枪、两匹缴获的日本战马。杨立三,长征时候抬着患病的周恩来走出了草地,解放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这次延安之行,是卫立煌与毛泽东第一次见面,再见面的时候,已经到了1955年。1955年,卫立煌将军离开香港,回到大陆,照样受到了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卫立煌辗转来到中条山后,将司令部设立在垣曲县莘庄。一时间,这个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小山村,成为知名度非常高的地方。中共多位领导人也都来到了莘庄看望卫立煌。

  最先来到莘庄的中共领导人是刘少奇。1938年7月,刘少奇从渑池经过垣曲去往太行山根据地,他专门前来莘庄拜访卫立煌,并将三个月前卫立煌访问延安时,和毛泽东的一张合影,交到了他的手中。

  —个月后,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和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因为要去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也由晋东南的屯留县来到了垣曲县莘庄。当天,卫立煌专门带着郭寄峤等将领来到莘庄村口迎接,卫立煌看到朱德将军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腰间系着战士皮带,脚穿黑布鞋,脸色勘黑,精神饱满,神情和蔼,他感到很亲切。卫立煌没有想到八路军的总司令,居然如此朴素,又如此平易,完全就是一个忠厚长者。

  战区前敌总指挥的所有人都唱着《欢迎朱德将军歌》,这首歌曲的歌词现在已不可考。朱德和卫立煌携手走进会场,朱德将军作了演讲,他的演讲博得了满堂喝彩。

  老人们说,那天,朱德和徐海东还与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的人举行了联欢会,徐海东演唱“黄陂戏”。徐海东是湖北人,会唱这种地方戏。戏唱到一半的时候,徐海东将军突然停止了,他说:“啊呀,后面的忘词了。”大家鼓掌欢笑,都感到这个八路军将军很亲切。

  那天,八路军特务连和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的特务营还分别合唱歌曲。八路军特务营唱的是《国共合作歌》:“国民党和共产党,现在站在一条线上……”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特务营唱的是:“中华男儿血,应该洒在边疆上……冲!冲过山海关,雪我国耻在沈阳……”当时的气氛非常热烈。

  朱德将军在莘庄停留了两天,和卫立煌亲切交谈了两天。他们除去睡觉时间,都一直在交谈。临分手的时候,朱德赠送了卫立煌两匹缴获的日军战马,卫立煌非常喜欢,他赠送给了朱德100支新式手枪,还有一支美国产钢笔,上面刻着“卫立煌赠”的字样。

  朱德离开后,卫立煌对他的文字秘书赵荣声等人说:“朱玉阶对我很好,真心愿意我们抗日有成绩。这个人气量大是个忠厚的长者。”

  玉阶是朱德将军的字。

  第二天,朱德将军到了河南渑池,然后乘火车到西安,再回到延安。

  当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还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都给卫立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朱德。两天两夜的深谈,让卫立煌彻底成为一个倾向于共产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当年,卫立煌指挥着山西境内所有中央军阻击日军,而朱德的十八集团军活动区域也正好与卫立煌属于同一个战区,所以互有往来,密切合作。

  后来,在中条山保卫战中,卫立煌始终坚持和八路军的友好合作,中央军正面阻击日军,八路军破坏日军交通线,正因为两支中国军队同心协力,才使得中条山像一道利刃,切断了日军向西北进犯的企图。

  国共两党的军队坚守中条山,一守就是三年。

李幺傻 · 作家说
上起点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