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公园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文化公园
2022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铁万仞铁山嶂

铁山嶂,海拔1164米,在蕉岭县境内的千米山峰中位列第二。地处三圳镇东岭村,北枕蕉岭、南望平远东石,山脉大体呈东北走向。县志中称铁山嶂自江西安远迤逦而来,余脉分为玉枕山、狮顶山、茭岭、马耳山、燕尾山、西山嶂、叶婆嶂。铁山嶂也是平远、镇平两县的界山,是座外人鲜至的山峰。

山上大多为原始未开发的森林,物产资源丰富。在铁山嶂主峰东面海拔约八百米,名叫牛角窝的山腰处,有个小水库。水库主坝南北向横锁谷口,坝高约十米,长约五十米。它集铁山嶂东侧峰的雨水,水面数十余亩,库容十万立方米。

铁山嶂虽云“形如宝盖,色若皂染”“削玉千寻,积铁万仞”,却峰顶无石,亦无峰顶标识,多为荒草,或隔而见有小片低矮的灌木丛。山上有仙人叠石、卧马摇铃、仙人挽鼓、铁嶂雄鸡、蜡烛雄峰及峰顶仙湖等景致。而站在峰顶俯望,但见四周群峰尽伏,山色秀奇,群峰起伏如碧波荡漾。再往下边远处望,长潭镇、新铺镇等地尽收眼底,向西还可望到平远县东石镇,让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之叹。在它的山脚下,有一处空阔的地方,凌乱地堆放着许多箩筐似的石物,旁边堆着像一堆堆仓皇乱倒的谷堆,当地人把这一奇异景观叫作“乱箩倒谷”。相传它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铁山嶂下居住着钟和吴两姓人家。两姓都人丁兴旺,但却因祖上留下的积怨,一直不通婚、不来往。在钟姓人家,有一位年轻人,从小喜好读书,干农活也是好手。一次,他到庄稼地施肥,在路上碰上有两位富家子弟调戏一位年轻女子,女子一边反抗,一边呼救。钟姓青年立即冲上前,挥着担竿,把两个坏小子赶跑了。钟姓青年问过年轻女人,知道她是吴姓村人,叫吴姗妹,也略读过一些书。那日上山,是因为父亲病了,替父亲上山寻找一种草药,不想中途遇到两个无赖。

由此事后两人开始了相恋。后来,钟姓青年的母亲知道儿子的心事,虽觉有祖上遗训,但心生恻隐,就托媒人去吴姗妹家里提亲,果然遭到了拒绝。吴姗妹知道这事后,便声明此生除了这位钟姓男子,谁也不嫁。吴姗妹的父亲十分恼火,指天发誓说,如果他钟姓青年有本事在铁山嶂半山上种出一百担稻谷来,就让他当女婿。钟姓青年听了这话,为了心爱的女人,真的扛锄上山,开田种谷。他还捎话给吴姗妹,说到夏收时定可种出一百担稻谷。

铁山嶂山腰上石头多,根本不是种稻谷之地。但钟姓青年每天早出晚归,凿石引水,终于开发出一大片田地来。到了收割季节,钟姓青年起早摸黑,把收割的稻谷一担担挑下山来。不想实在太累了,便在稻田里睡着了。

钟姓青年的行为,早就感动了山神爷,便趁钟姓青年熟睡时帮他收割稻谷。他吹了口气,变化出许多箩筐,把稻谷装进里面,喝了声“走”,那些箩筐就像长了脚板,排成队浩浩荡荡朝山下走去。哪想到,箩筐快到时,钟姓青年突然醒了,看到眼前的情景,以为有贼来偷稻谷,大叫抓贼。山神爷见被人发觉,化作一阵风不见了,法术也就不灵了,那些箩筐顿时停了下来,化成一块块石头,停在那里,看上去就像一堆乱倒谷的箩筐。

山神爷帮钟姓青年的事被村民传开了,人们为他们的忠贞爱情所感动。最终,钟吴两姓的隔阂也消除了,两个青年人结了婚,两姓人也交往起来了。山神爷赶箩筐下山不成而石化在一处的地方,成了铁山嶂下的一道风景,“乱箩倒谷”的故事也在当地人中一直流传下来。

黄香铁在《石窟一征·卷六·地志》云:“《大清一统志》:‘铁山在城南三十五里,形如宝盖,色若皂染,亦曰‘铁山嶂’。按:此山在城偏西南,积铁万仞,魄气雄厚,徐溪一乡,皆其发脉,龙骧虎跳于二三十里外者,皆其支子也。邑志谓自江西安远迤逦至此,与平远分属,析而为玉枕,为狮顶,为茭岭,为马耳,为燕尾,为西山嶂,为叶婆嶂。盖如铁莲万柄,浮荡东洋。尝从瓜洲溯江至黄天荡,见叠浪如山。此则排山若浪,觉司马凌云之气,与宗悫乘风之想,皆从脚下生矣!”

黄香铁还称赞云:“邑中以玉笋峰为凤阁,铁山嶂为龙楼。铁山嶂产茶。而钟灵毓秀,霞蔚云蒸。人文之盛,亦相埒云。”

□丁思深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