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肥城纯山区乡镇如何把企业做大项目做强

盛夏,暑气逼人,但仍阻挡不了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在总投资20亿元的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现场,一座高大的现代化厂房矗立在眼前。厂房内,工人们正在装配式建材综合自动生产线、叠合板自动生产线前有序忙碌着。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安临站镇党委书记王开军介绍,该项目借助“建安之乡”和国企的双品牌优势,快速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推广应用新型建材,打造全省最大、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装配式建筑基地,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利税1.6亿元。
那么亿元产业项目为何对山区乡镇安临站镇青睐有加?
王开军解释道,在招商引资时,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侧重招引一批高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从而提高项目的对接率和成功率。换句话说,就是用产业链吸引新项目,让项目引得进来、留得下来。
建筑安装业是肥城市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打造引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安之乡”,肥城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成立了新型建材产业链工作专班,将建安产业作为重点推进的优势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区一园”,即:建安总部经济区、建安制造产业园。
目前,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已投资7亿元完成3.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建设、购置安装了国内首台全自动网片机及其他生产设备70余台套,高标准实施产业园美化、硬化、绿化等工程,据了解,项目所在的建安制造产业园详细规划和区域环评正在积极推进,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建筑安装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
“今年将实施总投资21.7亿元的重点项目24个,过亿元项目14个,完成投资10.95亿元。”安临站镇人大主席倪冬梅说。
通过产业链招商,继而形成产业生态,不少山区乡镇引来了亿元项目,这是一个可喜的迹象。
当然,好项目除了产业链基础,还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据了解,去年底该项目一期建成,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大批重点项目落户山区乡镇,得益于我们既打好‘乡情牌’,更注重筑就‘安商巢’。”王开军介绍说。
“最近有遇到什么问题吗?接下来你们准备做些什么?……”近日,在凤凰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里,肥城市安临站镇副镇长王晓正在和项目负责人讨论近期需要服务、帮办代办的事项。在企业遇到问题时,王晓总会第一时间前往企业进行对接,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当初项目建设高标准厂房和新上装配式建材生产线时,面临所在的两块土地需要进行规划整合的困难。”王晓说,“市镇两级和审批、国土、住建等部门专班推进,安排专人进行代办,把繁琐的‘N+1’所有材料集约‘打包’为‘1’,实现了‘承诺即开工’。”
“当时由预计的15天,提前到3天就办理完了手续。”山东省财金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茂忠说起这些依然感动不已,夸赞肥城的营商环境好。
“我们与国内行业标杆三一重工集团共同研发了SPCS双皮墙系统解决方案,结合国内顶尖的PC构件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叠合混凝土结构生产工艺,达到绿色节能,技术领先。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对PC构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数字赋能,智能制造。”李茂忠介绍说,“目前,4条主要生产线及生产设备已投入运行,今年1到5月份订单量达到了6个亿。”
安临站镇实施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高效率、全过程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去年底,项目生产遇到了用工难问题,安临站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党委政府作出汇报,并报请肥城就业部门支持帮助。
“当时镇里派出专班小分队,到项目周边村详细介绍项目用工情况、发展效益和工资保障制度,消除了村民的顾虑,仅用两天时间就发动50余名适龄村民进厂工作。”项目负责人卢晓说。
肥城市建安制造产业园区是肥城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链条,推动建安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以此为契机,安临站镇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强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强链延链壮大产业,“一区一园”蓄势千亿元。据肥城市建筑安装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光阔介绍,目前,肥城市正着眼国内国外“双循环”,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目标,全力推动建筑安装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向中高端攀升,全面构建具有肥城特色、融合共赢的建筑安装生态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建筑安装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孙梦涵 刘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