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至今的“验明正身”技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17-12-21 14:22:21

在观看古装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监斩官在犯人执行死刑前,都要发出“验明正身”的命令,严格检验、确认是被执行者本人,防止错杀。“验明正身”一词,指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这就涉及到了身份识别的方法,既然身份识别古已有之,那么它究竟在各个历史阶段是如何演变的呢?

一、牙璋

夏商周时代,出现了一种身份识别工具,叫做“牙璋”,通常用金、玉、铜、木等制成,“牙璋”上端有刃,下端呈矩形,底端有突出的鉏牙位于两侧。它作为一种符信,主要用在古代军队调动上,后来发展为“符”。

二、照身帖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全国推行各类变法。规定: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这里的“户籍凭证”就是包含持证人姓名、职业、画像和公章四项内容的“照身贴”。

三、牙牌

腰牌制度在北宋到明朝这段前期逐步完善,成为较严格的身份识别方法。牙牌在这个时期出现,它是一块上面刻着官职和姓名的象牙制品,官员凭“牙牌”进出一些特定场合。

《明史·舆服志》记载:凡文武朝参官,锦衣卫当驾官,亦领牙牌,以防奸伪。洪武十一年始也。其制,以象牙为之,刻官职于上。不佩则门者却之,私相借者论如律。

四、身份证

1929年,宁夏省实行保甲制,在白布上登记居民相貌特征、手的篼纹,这块白布成为身份证的雏形。国民时期,改用纸质制作成为早期身份证。建国后,身份证信息逐渐丰富,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第二代身份证出现后,通过在内部植入二代证芯片,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五、生物识别

现代,身份识别的方法更强调生物特征。

1)指纹

指纹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为150亿分之一,在古时候就已经开始被用来作为身份凭证,现代的运用则更加广泛。

2)虹膜

人眼睛的虹膜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特征,这些特征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终生保持不变。虹膜特征也被应用于身份识别。

3)人脸

脸部特征因容易获取和捕捉,也被应用于身份识别领域。以安智校园应用到的人脸识别技术为例,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输入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分析,找到图像或视频中存在的人脸,并在器官特征点定位的基础上,对人脸进行几何和光照归一化,进而提取人脸的鉴别特征,并将其与已知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的身份。识别率高达98%,单个采集时间不超过3秒,单个身份识别时间不超过1秒。认证直观、自然,无需干扰人们的正常行为就能达到识别效果。可有效防止认证过程中的照片、视频、3D模型等造假行为完成身份认证。可利用带有摄像头的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完成身份认证。

4)指静脉

指静脉识别技术也被安智教育集团应用到校园安全防控建设当中,这一技术依据“人类手指静脉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这一原理,用特定波长红外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识别率>99.99%,由于指静脉为天然的活体认证,难以盗取,难以假冒,并且采集简单速度快,不需要手指按压,几乎所有人都可使用指静脉认证。

[来源:平安校园栏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