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造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将取代人类?
米艳艳
2023-06-04 19:32:36
共 1 个回答
莫永贺
2023-06-10 10:11:10
8月20日,在特斯拉AI日活动上,特斯拉宣布了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根据介绍,Tesla Bot的身高大约为5英尺8英寸,也就是大约1.73米;重125磅,大约57公斤。这款人形机器人的面部是一个屏幕,可以用于显示信息,还配备了灵活程度接近人类的双手。
相关的报道显示,这款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在2022年推出,其主要的用途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从事人们不喜欢做的危险、枯燥的工作。
在智能化发展越来越热的21世纪,机器人、人工智能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工厂使用机械臂代替基础人力,医院使用医疗机器人给病人做微创手术,餐厅用机器人替代服务员来给客人送餐,阿尔法狗勘破围棋智慧,连续胜过多名国际高手……那个早就让人类隐忧的话题,似乎逐渐逼近了答案——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智能吗?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01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机器人越来越强大,那么总有一天会进入人类的 社会 当中,把人类取代。
另一部分人则是觉得机器人再强大也不过是人类的产物,如果切断能源的话就是一堆废铁。
其实,仔细分析的话,人类被机器人取代的观点是过于悲观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是人区别于机器人的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是人工智能无法实现,更是无法替代的。
02
为什么短期内机器人无法取代人类?
人类制造工具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和服务,机器人始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
人是追求意义的智慧生物,人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类赋予某些事物以意义或价值,才构成了目的-手段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达成了目的,等等。而人工智能没有意义的概念,需要人类将具有意义的目的-手段逻辑关系以编码形式输入,人工智能才能按照这种关系工作,但它本身无从建立这种关系。
不管人工智能多么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而不能主动突破既定框架。
人以意义来理解世界,也以此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假如某人闯入了某个原始部落,那些原始人没有语言,或者即使有语言他也听不懂。但是,如果他看到这些原始人架锅生火,他就会知道,他们要做饭了。人类有相似的心智结构,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相互理解。如果换成机器人呢?除非是科幻电影里那些由演员扮演的机器人,否则它只会搜索和输出代码,不会真正试图去理解眼前所发生的各种状况。
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意义和价值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而人工智能根本没有意义的概念,没有价值观,终究只能是人的工具,短期内不可能超越人类。
03
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的机械重复性工作
机器人、AI等,带给人类的影响将是翻天覆地的,这是时代的革新,从生活的细节到人类 社会 的生产方式都将被机器人彻底改变,包括人类的一些简单工作,机器人将取代那些较为低端的机械性劳动力。 但也不用太过悲观,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会催生出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到那个时候,人类将承担更先进更高级的工作。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这个工具提升自己,让自己更有市场竞争力,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以不被时代淘汰,是人类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