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同学,翻下页”:Intel 11代处理器的RedmiBook Pro 14体验分享
Y_S都说名字长醒目
2021-03-24 13:00:04
前言:
年初CES 2021展会上,Intel发布了众多新品。除了面向高端服务器的Ice Lake-SP,桌面处理器Rocket Lake-S,还有第11代高性能移动处理器Tiger Lake-H。从产品规格上来看,Tiger Lake-H35与此前发布的Tiger Lake-UP3UP4非常相似,CPU部分采用10nm SuperFin工艺,最高可提供4个Willow Cove架构的高性能核心,将TDP拉高至35W,让基础频率与最高单核睿频都获得了提高。
春节后,搭载着11代高性能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也纷纷开始发售,很有百花齐放的既视感。现在说到3C数码,都逃不了小米系产品的介入,其中红米RedmiBook更是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了一票圈粉。
最近,RedmiBook 带来了2021年的开山之作-RedmiBook Pro。我有幸通过张大妈拿到了该系列的
14寸 i5-1135G7处理器+NVIDIA GeForce MX450独显版本。使用全新改进磨具以及内置可语音控制小爱同学的RedmiBook Pro 14是何种体验呢?那就和我一起尝个鲜吧。
开箱晒物:
小米系产品的黄皮纸包装箱,小米的logo和红米Redmi logo一并展示在上面。
预装了正版的Windows10家庭版操作系统以及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和学生版,在一台不到5K铝合金外观并配置了全新Intel 11代处理器的笔记本上,性价比进一步凸显。想起当年为了买高性价比的笔电,结果被附带的Linux搞得一头雾水时的囧境,这种自带微软正版软件的方式无疑也省心了很多。
包装盒盒子侧面还带有这款笔记本额配置信息。RedmiBook Pro 14目前共有三种配置,这款位于中间档次,采用了i5-1135G7处理器+NVIDIA GeForce MX450独显+16G RAM+512G NVMe固态硬盘配置,个人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移除各种保护泡沫后,RedmiBook Pro 14显露出来真容。附属的配件有65W充电器、Type-C数据线以及入门指南手册。
微米级CNC一体精雕工艺打造的RedmiBook,除了屏幕侧的B面,其他都是由铝合金精雕制成,50kg的重压也不会对其造成伤害。机身表面还有一道170号陶瓷喷砂金属阳极氧化工艺,因此笔记本摸上去手感超细腻。
笔记本A面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有刻画在上的Redmi logo以及POWER YOUR CREATIVITY(激发你的创造力)的slogan,因为也就没有信仰之光了。
B面是16:10的2.5K超高清屏幕,4.3mm的超窄边框,在未开机时有着极高的黑色沉浸感。
屏幕可单手打开,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大概是135度,打开后会有个下沉的设计,让屏幕更跃然与桌面上。
可稳定停在任何需要角度的一体化转轴。官方测试为3万次的开合也不会对其有松动的影响,即使一天开合10次,也差不多可以撑10年了。
C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占据了快一半的触控板以及全尺寸键盘。
键盘表面采用0.3mm双曲面凹槽设计,拥有1.3mm键程,敲击回馈明确,键感适中,打起字儿来非常舒服。
同时,该机的键盘支持三级背光调节,暗光环境中也能轻松驾驭文字录入工作。
RedmiBook Pro 14的电源键极其个性,很有手机背部指纹识别的既视感。没错,这个带有CNC钻切工艺的按键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一体化的设计既不用担心藏污纳垢,外观的精致也得以保留。
Delete键右边还多了一个特殊的“小爱”语音助手唤醒控制按键,内置“小爱同学”的笔记本到底是什么体验,待我稍后介绍。
RedmiBook Pro 14内芯强大的动力来源——最新的Intel 11代i5处理器的logo,蓝色渐变效果我格外喜欢。
机身D面采用的是铝合金冲压工艺,金属机身的加持下,凸显出了不一样的高档质感。此面也承担着笔记本的主散热位,2个高脚垫有效抬高了D面的离地间隙,确保空气流通。通过铭牌贴纸,还能知道它的立体声扬声器也经过了DTS认证,确保震撼的声场和音质。
机身整体的做工和质感都非常棒,虽然内外两面为铝合金材质,但机身和接口边缘没有任何金属毛刺,在细节做工上无可挑剔。
厚度只有16mm,重量1.46kg,对于一款14吋的CNC铝合金打造的笔记本来说,已经足够轻薄。
对比我的另一台16:9屏幕比例的14吋笔记本,这种“苗条”更为明显。
接口方面,RedmiBook Pro 14在机身左侧布置了1个USB-C接口,支持充电、数据传输;一个HDMI 1.4接口,一个USB 3.2接口,1个可支持Thunderbolt4协议的USB-C形态的雷电4接口。这样它就可外接两台4K分辨率显示屏,如果使用上多功能的雷电扩展坞,扩展能力还能进一步释放,对设计和影音制作的相关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接着看看附件。自带的是一个可折叠插头的65W mini型充电器,看来Intel 11代处理器和NVIDIA GeForce MX450的组合,让这台笔记本的功耗有着不错的表现。
与我另一款65W充电器站在一起,RedmiBook Pro 14对其瘦身的效果显而易见。
使用体验:
自带上手就可以使用的Windows10操作系统省了很多事情,否则安装系统、配置驱动至少几个小时,如果使用盗版系统还会带了很多安全风险。
DIY好多年,现在别人想买PC,我都推荐自带系统的品牌机了,出了问题直接找官方,比各种找我舒坦多了。
指纹录入颇有使用智能手机的感觉。之前我用的笔记本是滑动式指纹,识别度和便捷性都比这个差了不少。
系统配置过程中,会有提示小米账号登录的界面,这样就可以开启MIUI+以及“小爱同学”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大家都不陌生了,而MIUI+可便捷实现笔记本与智能手机之间的高效便捷互联和跨屏协作。
服务中心下的硬件配置信息,这里也可方便获取售后服务。
屏幕效果:
RedmiBook Pro 14使用的是一块14吋 2.5K 178°广视角的高分屏,分辨率达到了2560x1600,色域为100% sRGB级别,并支持德国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和DC调光。显示效果调节界面可以进行色温选择,这点和手机非常类似。因为是高分屏,默认的字体缩放已经达到了175%。
开机后的壁纸画面一出来,这块屏幕的高素质就让我惊讶了。
它的色彩以及216PPI所展现的细腻程度,比我现在用的笔记本完全就是一眼的差距。4.3mm的超窄边框也让画面充斥着整个屏幕,拥有高达88.2%的屏占比,可以带来全面沉浸的视觉体验。
继续拿出我那款商务性笔记本PK一下。在屏幕亮度都调到最大时,左边的老款笔记本完全是被RedmiBook Pro碾压啊。
右边RedmiBook Pro屏幕上头盔处的水珠不管是清晰度还是质感的还原,都显得更为真实。
16:10的屏幕宽度在处理word或Excel时,也会比16:9的屏幕带了更大的上下视角,处理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
屏幕中间带有高清摄像头,只不过因为超窄边框的关系没有额外配置物理遮蔽开关,对隐私比较看重的人士建议自行处理一下(例如胶条大法)。
性能测试:
先来一张鲁大师看看全局信息。11代英特尔酷睿i5-1135G7处理器;16G DDR4 3200MH内存;独立显卡NVIDIA GeForce MX450;主板型号为TIMI TM2009,应该是自研产品;屏幕为中电熊猫提供的2560x1600 高色域屏;硬盘为铠侠(东芝)PCIe NVMe 512G固态硬盘;网卡为支持WiFi6的Intel AX201,电池则是飞毛腿提供,总体硬件配置还是很不错的。
鲁大师综合评分可以达到7.7W,其中处理器得分非常耀眼、显卡略低,这也符合这款轻薄笔记本的定位。
第11代英特尔酷睿i5-1135G7处理器,具有4核心8线程的能力,最高可睿频至4.2G的主频。功耗只有28W,性能与能耗有很好的均衡。
基准测试中,这款Intel最新的11代移动处理器,已经可以与桌面处理器4C/8T的i7-7700K相媲美,与6C/12T的R5比也毫不逊色。
CineBench R15测试中,酷睿i5-1135G7处理器单线程分数为173cb,多线程成绩为938cb。
CineBench R20测试中,单线程分数为516pts,多线程成绩为2166pts。拥有这个成绩可见这款笔记本的性能配置还是很不错的,视频编辑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作也能轻松胜任。
16G双通道DDR4 3200MHz的内存也能让这款笔记本有较高的性能表现(不过SPD信息抓取不出来,猜测是定制固化的版本)。
AIDA64下的内存写入和读取都可以达到44000MB/秒,延迟为86.3ns,在同类产品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表现。
PCMARK10基准评测使用基于实际应用和活动的测试来衡量PC的性能,包括浏览网站、视频聊天、编写电子表格、编辑照片和视频等日常任务,并给出一个整体评价分数,这对于商务办公为主的使用中,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该款笔记本总分达到了5087,已经超越了我去年测试过的一款价格更高,配置了锐龙5 4650U的笔电(4901)。对比评分中2020年商务笔记本的综合分值(4611)高了快10%,对于网页浏览,照片处理,视频压缩,生产力评估方面都毫无压力。
显卡方面,RedmiBook Pro 14搭配的是高频版(1395MHz)的NVIDIA GeForce MX450 2GB DDR5独立显卡以及Intel新一代Iris(R) Xe核显。
NVIDIA MX系列显卡一直被广泛用于轻薄笔记本中,让主打便携的笔记本也能拥有一定的游戏性能。从GPU-Z的信息显示看,MX450具有图灵架构的TU117的核心,流处理器达到了896个。这个规格实际上就是新版的1650,只不过显存位宽缩减到64bit,带宽56GB/s。
3DMark11 P模式可达7700多分,这对于一款轻薄本性能已经有很大提升。对于设计、视频剪辑工作也能轻松应对。
Fire Strike和Time Spy分值分别为1779和2068。
MX450在720P的分辨率下,对于最新的3A大作还是可以流畅运行的,这里就不详细评测了。
硬盘方面,该机内置的是铠侠(东芝)512GB PCIe总线的固态硬盘。对比传统的SATA固态硬盘,其读取速率约提升约5倍,无论是打开大型文件,还是应用、游戏的加载读取速度,都显著提高。CrystalDiskMark测试下,该硬盘顺序读写速度可以达到2400+MB/s和1500+MB/s,4K随机读写也能有50+MB/s和100MB/s,这样的表现足以保证日常的流畅使用。
有了以上这些强大硬件配置的加持,RedmiBook Pro 14在日常使用方面毫无延迟和卡顿。
再次赞一下自带正版的Windows10和Office,真的省了很多麻烦事,太超值了。
加上DTS认证的音响系统,娱乐时也有一耳朵的差距,身临其境的效果更显著。
手机越来越成为继笔记本电脑之后,生活中新的不可或缺的移动生产力工具。我之前觉得比较麻烦的就是手机(Andriod)和电脑(Windows)之间的数据同步。对此,小米基于强大的MIUI系统打造了全新的MIUI+,通过该功能可便捷实现笔记本与智能手机之间的高效便捷互联和跨屏协作(这个功能需要手机系统在MIUI12.5开发版以上)。
MIUI+可支持笔记本和手机的系统跨界、生态融合,使两个平台的文件管理、浏览网页更有效率;大小屏无缝接力,支持通知接力、应用接力、文字接力、图片接力,镜像手机屏幕,实现笔记本和手机的大小屏无缝切换使用。
除了智慧互联功能外,RedmiBook Pro 14还首次在笔记本上内置了“小爱同学”,可通过键盘右上角的专属按键唤醒也可语音唤醒。小爱拥有三种音色可调,除了可联控小米智能家居设备,还针对PC平台做了很多定制化。
例如启动程序等操作,语音翻PPT,语音创建邮件、内容输入和邮件发送,语音电脑控制,可语音完成查找文件、调节音量等。
RedmiBook Pro 14的电池容量达到了56Whr,看本地电影可达11.5小时的超长续航。我测试时没有选择最低性能模式,而是中间档位的均衡模式,在跑了一遍PCmark10后,耗时大约为30分钟,电量下降了14%。
此时的PCMark10的分值为3987(对比满速度的5000多分,80%左右的性能)。这样推算,RedmiBook Pro 14在性能足够强劲时,即使不停工作,也可支撑3.5小时。如果间歇性工作,一天的使用真的无压力。
除了超长续航,RedmiBook Pro 14还有快速充电。不到一个半小时,笔记本已经从34%的电量充到了99%。
拆解看内部:
最后当然拆开看看它的内部了。笔记本的底部采用的是六角梅花钉固定,拿出我的改锥走起。
一共8颗螺丝,每颗螺丝上面带有螺丝胶。后端的两颗螺丝是加长型的,主要是为了迎合一体化转轴的大空间。
2021款RedmiBook Pro 14新的磨具品质很高,严丝合缝。即使螺丝拆掉,后盖也很难扣开,所以最好使用吸盘。
干净整洁的电路板以及整齐的走线,做工品质一目了然。
6mm直径的大散热风扇,旁边的Intel AX201无线网卡还带有防磁贴纸。主板上没有跨越式的飞线,天线和排线都被规整在理线槽内,细节把控完美。
双热管下同样带有电磁屏蔽贴纸的16G内存。由于内存为板载,自己扩容会相对麻烦。本来想把贴纸撕下来看看内存颗粒,发现贴得很牢固,就不瞎折腾了。
铠侠(东芝)的PCIe的固态硬盘,旁边对应的是侧扬声器的大喇叭。
右侧扬声器模块。RedmiBook Pro 14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著名电池品牌——飞毛腿提供的,安全和性能可放心。
转轴采用了多层阻尼控制,并做了加厚,难怪如此稳定,寿命也长。
总结:
RedmiBook Pro 14体验分享暂时告一段落。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这款采用Intel 11代处理器主打轻薄的笔记本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性能均衡,屏幕精彩,处理速度无明显的瓶颈(轻薄笔记本使用的MX450对于大型3D游戏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加上小米擅长的软件定制,打通了笔记本和手机之间共享的隔阂,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更为快捷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1款的RedmiBook Pro在改进了高精度CNC磨具下还保持了以往的价格优势,这点就更难得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