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老子好好说话,别发表情包!”

“你猜现代人最狠的报复行为是什么?”

“是什么?”

“把他做成表情包。”

要说到21世纪中国现代新四大发明,小海觉得除了支付宝、共享单车、高铁和网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表情包

现代人喜欢用表情包,从感情层面看,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表情包就能够表达出文字所不能表达出的很多含义,在如今这个以互联网为重的时代,聊天交流中表情包就变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鸡掰的领导你想骂人又不能骂的时候,一个微笑可以表达一切)

从理性层面看,表情包也满足了大多数人在日常交流中的刚性需求,消除了文字所表达出的歧义误解(你妈肯定觉得一句生硬的“早上好”肯定不如一个在枣子上跳舞的gif“枣上好”来得有趣)。因此表情包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产品产物,自身具有了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简易P图工具越来越多,表情包的制作成本变得非常之低,就算没有美术基础的人也可以随时在短时间内制作一个表情。任何电影、网剧,甚至照片、卡通画等等都是表情包的来源,只要一副图片或者简单的动图,再配上简单的文字,一个表情包就新鲜出炉了。能不能流行,就看表情包的动作是不是经典到位,文字是不是能戳中大众的某些G(笑,不是那啥)点了。

前段时间很火的葛优瘫

各种衍生作品

另外,也有大量的表情包出自一些创意设计师之手。一些小表情的制作,小时单位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套表情包的制作大概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想要建立一个经典的IP品牌,那就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以上的积累才行。

微信上的表情包都是作者花费时间精心制作的

表情包的使用频率极高,但是大家的手机容量有限,我们不可能无脑去收藏各种表情,那些能被你收藏的表情,一定有你非常中意的动图或者图片。这其中包含了一种高度的认同感,这种“深得朕心”的认可度会使得人们在任何场景使用这些表情。

红极一时的“紫薇等一下”表情

很多表情包的识别度很高,那些非常流行的表情包往往有着极高的识别度和自身特色,简单易懂的外部形象使人一下就能记住。

火了好几年的“真香”来源

一句“真香”将王境泽这个人完全塑造成了表情包经典人物

表情包同时也具有高度的情绪化,表情包自身本来就是一种你自己某一时刻情绪化的体现,而这种具有情绪化的表情使得表情包具有了更高的粘性。(比如说当你知道你又要加班时发在聊天记录里的“拳头”)

和志同道合的变态朋友聊天时的我

你的表情包很好,不过下一秒就是我的了

英国心理学家Linda Kaye对我们平常爱用的表情符做过研究。她发现聊天时习惯用表情符的人,一般来说性格比较平易近人好相处,因为他们愿意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别人的感受。

微笑面对

她还分析了match.com等几个婚恋约会网站的站内聊天信息,证明聊天时用表情符的人最后找到合适另一半的机会,要高出那些从来不用表情符的人。

爱用表情包的都比较容易脱单?

另一个发现是,大脑处理文字信息和处理表情图案所动用的神经元区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我们在聊天时,看到对方发过来的文字,脑子里开始工作的是一批神经元;如果对方发过来的是一个笑脸或者哭脸符号,脑子里被点亮的则是另一批神经元。

笑容突然消失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看到文字,大脑会想,哦,这是语言,我需要去分析每个字、每个词,结合语法规则和上下文语境,归纳出一个意思。而看到直观的表情图案,大脑就跳过了思考的过程,直接启动了情感处理机制。

所以,可能看到对方发过来一个笑脸,你就会对着屏幕情不自禁地开始微笑。

和善的微笑

表情符是很重要的。毕竟隔着屏幕聊天,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分辨不出对方语气里的细微差别,光是靠文字很容易引起误会。

有时候你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或者不好意思启齿的某种感觉,只要打一个表情符过去,对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

慎用表情包,文明你我他

不过别误会,以上所说的,仅限于笑脸符号那样简单的表情。至于恶搞表情包这种超大型的表情符,则是另一码事。

张学友肯定很后悔做这个表情

有的人喜欢用表情包,但是有的人却很反感,如同小海有时候会反感一切被用滥了的网络段子和流行语。(比如“厉害了我的X”,“脑子是个好东西”之类的)

有人说:如果说表情符是在表达情绪,那表情包就是在宣泄浓墨重彩、极其戏剧夸张的情绪。

打一个比方,表情符就像是炒菜时放的盐,可以调味,不但有益,而且不可或缺。而表情包则像是把各种佐料调料,不分青红皂白地往菜里过度添加。

日本声优花泽香菜一次直播不太“优雅”的微笑

瞬间被网友改版成各种恶搞

香菜不怎么笑了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

所以你看现在那么多公众号热衷于在文章里加入大量的表情包图片,用意无非就是时刻调动读者的情绪。毕竟现在是“情绪经济”的时代,谁能调动大众的情绪,谁就有了话语权和设置议程的能力。

额...小海偶尔也会用用我们海洋馆宝贝们的表情包来着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强烈夸张的情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人会大呼小叫“厉害了word哥”,会神神道道地念叨“蓝瘦香菇”。那为什么在网上,我们就不能好好地说话写文章呢?

强行搞笑,最为致命

表情包和网络段子的出发点是戏谑,如果非要说这种戏谑是幽默的话,那只能说幽默有高下之分。

用表情包和段子来逗人发笑,就像是挠着别人的脚底板强行让人发笑,是最低级的幽默。

老年表情包了解一下

更要命的是,这些轻浮的调侃戏谑,体现的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玩世不恭的心态。

用戏谑对抗无聊,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消解了我们对于一切“崇高”、“美好”、“认真”、“庄重”之类大词的信念,消解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秩序感,最终留给我们的,就是无穷无尽的丧和虚无。

泛滥的各种各种熊猫表情包

时代见于人心,每一个流行词、每一张热门的表情包,都是时代的密码,可以用来破解那些人人心照不宣的隐秘心路。路和路交织在一起,就成了图谱。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很多人爱用表情包和网络段子,其实是一种智力和情感上的懒惰行为。

美团的王兴说过一句话,“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加上“交流”两个字,变成——

大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和交流,是愿意做任何事情的。

一旦有人开始大量刷图,就说明他不愿意再费心费力地好好讨论了。这样低质量的聊天,除了打发时间,再没有任何益处。

多少人热衷于“斗图”

还有句话说,“再严谨的论证,也敌不过一句押韵的嘲讽”。聊天的时候多发几次表情包,基本上就意味着很难再进行严肃认真的讨论。

不信你翻看一下手机上的聊天记录,不管是群聊还是一对一私聊,一定没有哪一次认真有成果的聊天是持续充斥着表情包的。

大量使用表情包是语言表达匮乏的一种表现

真正的思考,是很累的,需要你绞尽脑汁上下求索;真正的交流也是很累的,需要你拷问内心直抵灵魂深处。相比之下,发个表情包就容易多了,随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可是,累才有成长。人的思考能力和情感能力,都需要经年累月的训练,才能逐渐进阶。

不训练,不培养,不使用,就会造成思考和情感能力的退化。

你多久没收到这样的短信了

好好说话,我们还念着对方

《老友记》里的钱德勒在潜意识里总是拒绝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所以一遇到问题,他总爱开玩笑,用自以为是的幽默来应付任何需要情感交流的时刻。

直到有一天,他和莫妮卡闹了矛盾,惴惴不安地问,我们的关系是结束了吗?

莫妮卡感到奇怪:我们不过是吵架而已,这在情侣之间很常见啊。

《老友记》中的钱德勒和莫妮卡

这时她才明白,从小在问题家庭长大的钱德勒,感情能力并没有成长,总是在需要交流的时候试图逃避——难怪他以前每段恋情都这么短。

她张开双手,抱住钱德勒说:欢迎来到成年人的感情世界。

我想,每一个还在热衷用表情包的人,也应该问问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还没有长成成年人的样子?

你还会写情书吗?

语言有神性。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体现的往往是背后思维和情感的力量。

不说中国古代那些优美的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的大白话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的一张,里面正好有地球,就是那个亮点。照片的拍摄地点,距离地球60亿公里。

在照片中,地球变得非常渺小

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看了这张照片后很感慨,他用这么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就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就是我们。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

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我们的装模作样,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里的位置有多优越的错觉,都被这暗淡的光点所挑战。

我们的星球只是在这被漆黑包裹的宇宙里一粒孤单的微粒而已。我们是如此的不起眼——在这浩瀚之中,我们不会从任何地方得到提示去拯救我们自身。”

这段话打动了很多人,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也是思维和情感的力量。

别发表情包了,给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发一段真情实感的话语吧,他们会记住一生的。

大家可以在评论里说说自己对表情包的看法或者一些老是用表情包敷衍过去的事情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