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悦读•历史故事】刘浑忠《初离蜀道心将碎,遗恨绵绵:花蕊夫人之死》

【作者简介】刘浑忠,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17岁生病致肢体3级残疾。07年初开始发表作品,同年加入内江市作家协会;08年底加入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代表作有长篇纪实小说《逆境中的阳光》;近年来在《三月三》《百家故事》《故事世界》等全国各报刊杂志上发表故事、小说、随笔、散文近30余万字。


(作者近照)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一)

公元965年春天,宋太祖赵匡胤荡平吴越、南汉等沿海诸国后,又命其弟晋王赵光义率大军征伐后蜀。因后蜀将士久不上阵又缺乏良将指挥,所以不战而投降宋军者居多。赵光义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军就已来到离成都不远的葭关。后蜀主孟昶忙命都虞候费懋仓促带兵前往迎敌,费懋虽有一身好武艺,却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


当宋军兵临成都时,以丞相王昭远为首的投降派力劝孟昶向赵光义请降;而深明大义的花蕊夫人(费贵妃)和一些有骨气的大臣却劝孟昶坚守。花蕊分析道:“宋军远道而来,粮草供给困难,等到他们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欲撤退之时,陛下再率一劲旅出城杀敌,定可大获全胜。城池实在坚守不住,凭陛下的一身武艺,也能与宋军抵挡一阵。再者自古君主投降的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且还会落得个千古骂名,以其那样仰人鼻息地苟且偷生,还不如战死以全名节……”

孟昶终被花蕊的一番言论说得胆豪气壮,一改往日那只图享乐的德行,日夜巡峻在守城将士们中间,大有与成都生死共存的气魄。有几次宋军用搭云梯、炸城墙……等诸多方法,几乎突破缺口攻进城来,都被孟昶指挥兵士及时堵救,杀退了宋军一次又一次地进攻。

赵光义伐蜀以来,几乎是长驱直入,他万没想到,眼看成都就将成为囊中之物了,却遭遇到如此强烈地抵抗。转眼二十多天过去,成都还是巍然屹立在宋军面前,不能越雷池半步。

就在赵光义几乎黔驴技穷,萌生退军之时,部下却带进来一位自称是王昭远的信使,说有要事面见晋王。赵光义拆开书信一看,顿时兴奋不已,哈哈大笑道:“我的妙计终于见成效了!”。

原来赵光义见成都城久攻不下,又听说后蜀丞相王昭远性情贪婪,便暗使人携重金潜入城中将其收买,并许诺破城之后给其诸多好处云云。王昭远经不住诱惑,果然中计卖国。

次日晚三更时分,孟昶见东门火起,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却听有将士急报:“陛下,大事不好,王丞相打开东门,宋军如潮水一般拥进城来了,陛下赶快逃出城去从长计议吧,迟则恐怕来不及了!”

“真是无耻!”孟昶恨恨地骂了一句之后,并没逃离,而是抽出佩剑大喝一声:“随朕杀敌去!”率领众将士前去与宋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刘涛版花蕊夫人)

(二)

自从孟昶亲自督阵后,花蕊也配合着很少休息,她尽量节省宫中的一切花费,以资军用。这几日,当花蕊在宫中听说宋军都快坚持不住了,撤军就在这几日时,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她万没想到,就在这胜利在望之际,凌晨时分,她迷糊着睡了过去,正在梦中与孟昶吟诗作赋,却听贴心宫女虹儿进来哭喊道:“娘娘!传言陛下已殉难了,现在满城皆是宋兵,我们该怎么办啊!”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呢?……”花蕊连声问道。“听说是王丞相把宋军引进来的。”虹儿颤声道。“哦,真是防不胜防啊!在这节骨眼上出了此等奸臣,也可能是天要亡我后蜀吧。事已至此,我还能有什么选择?虹儿,今后你好自为之,我陪君王于地下去了……”说着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段白绫准备上吊自尽。“娘娘!使不得啊!你还这么年轻,好死不如耐活吧!”虹儿飞奔过来抱住花蕊,死活不放。“放开我,虹儿,若再迟疑恐怕就已来不及了。”

“对,你现在就已经来不及了。”谁知,就在主仆二人抱头痛哭,花蕊的话音刚落时,她们眼前竟已站着一个英俊威武的白袍将军了。花蕊抬头质问:“来将何人?”白袍将军却不正面回答,只是目不转睛地打量着花蕊自言自语道:“好一个美貌而才华横溢的花蕊夫人,我赵光义今日终算得已面见芳容了。”然后吩咐部下,“将花蕊夫人带回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路上好生照料,不得有半点闪失。”

就这样,花蕊想求死也不能了。在离开成都时,往事一幕幕不断在她脑海里闪现……

花蕊出生在四川青城县(今都江堰市东南),其父费懋本是后蜀一小吏。花蕊14岁入宫为妃,因才貌双全,能歌善舞,被孟昶宠称为“花蕊夫人”,费懋也因此官运亨通,作上了都虞候。酷爱读书的花蕊常常以史为鉴,规劝孟昶勤政爱民做个明君。可孟昶从不将花蕊的“金玉良言”当回事,仍将朝中大事交与纨绔子弟王昭远打理。

孟昶常常为花蕊描眉作诗,还为她在池上建筑水晶宫殿,因花蕊爱芙蓉花,孟昶便下旨把沿城四十里种满芙蓉。花蕊原以为,有宠爱她的君王为她撑起头上的一片蓝天,她会是永远的幸福快乐。可如今进宫还不到十年,后蜀就在她眼前走向了灭亡。

随流亡车队北行,当花蕊夜宿葭关驿站时,感怀父亲殉国于此处,国破家亡的哀愁又袭上心头。于是,花蕊在馆壁上题了《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遗恨绵绵。度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在路上,还传来一个消息,说卖国贼王昭远未拢汴京,就被人刺杀了,而且刺客还留下一句话:叛敌卖国贼的可耻下场。暑名为虬须客。赵光义传令搜捕,却始终没找到刺客的踪影。王昭远的几名侍卫的武功本也不弱,天下能奈何他们的人不多啊!花蕊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到一人,难道这虬须客会是他……花蕊顿时兴奋起来,从此她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每日照常精心修饰打扮。


(《赵匡胤》中的花蕊夫人)

(三)

由于花蕊的大名早己传入京都,刚到汴梁,宋太祖赵匡胤就传令召见。赵光义本想将其藏入自己的晋王府,都没来得及。

“下跪女子何人,给朕报上姓名!”花蕊低头不语,更激起了赵匡胤的好奇心。花蕊缓缓抬起头,顿时感到赵匡胤的两道目光射住在自己身上,一眨不眨,跟赵光义第一次看自己时如出一辙,她顿时竟心生一计:“臣妾费氏见驾!愿皇上万寿无疆。”花蕊那一片娇音,如莺簧百啭,呖呖可听,赵匡胤又叫她行至座前来仔细端详。顿时,嗅觉中似乎有一种香泽扑鼻而来,令人心醉,真是千娇百媚,难以言喻。赵匡胤当即就将花蕊封为贵妃,留在宫中。

此后,花蕊在皇帝面前总是瞅时机,旁敲恻击地说一些晋王“功高震主”、“眼里瞧不上皇帝哥哥”……等极尽挑拨之言。私下又写情诗,叫虹儿暗中传与赵光义,诗中尽述对其爱慕之情、称赞他为当世真正英雄等等。花蕊每与赵光义相遇时,也频转秋波,竟勾魂摄魄弄得赵光义更是心猿意马。

在花蕊的不断“努力”之下,赵匡胤兄弟之间果然起了摩擦。赵匡胤不再那么信任赵光义了,有一次,兄弟二人为一点小事还当面争吵起来,赵匡胤甚至大骂弟弟:“你不要倚仗自己伐蜀功成而自傲,朝中有功之臣大有人在。”赵光义对皇帝兄长当然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私下里与花蕊偷偷“约会”时,告诉花蕊:“如他(赵匡胤)今后再敢当众驳我颜面,本王将蓄谋早日夺其‘九五’之位,届时让卿母仪天下。”听到这些,花蕊心中暗喜。可是,就在花蕊的“连环计”眼看就要得逞时,却出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这日早朝后,赵匡胤来到行宫对花蕊说:“那位刺杀王昭远的‘虬须客’,也太胆大妄为了,昨晚竟敢潜入皇宫想行刺朕,结果被朕的侍卫重重包围,登时就让乱刀砍杀。爱卿猜猜这刺客是谁?”赵匡胤说到这里有意停顿。而花蕊的心却提到嗓子眼上了,但她不敢寻问,只能瞪大眼睛望着赵匡胤摇了摇头表示回答。“有人认得他竟是后蜀已死去了的殿前都检点费懋,也就是爱卿的生父。他临死前不但骂了朕兄弟,还骂爱卿是只图享受而忘了国耻的千古罪人,还有……”


(四)

听到这里,赵匡胤后面说了些什么,花蕊已无心再听下去了。只是粗略得知:父亲当时在葭关一役中只是受了重伤,后幸得当地一药农相救。父亲伤好后,得知后蜀灭亡皆是拜王昭远那个奸贼所赐,就一路隐秘跟踪,终于瞅着机会手刃了奸贼。本想从此隐居了却残生,但当听说自己原引以为荣的女儿不但没以死保节,反而还图富贵当上了仇敌的妃子,就无法容忍。于是独闯皇宫行刺,本想刺杀了赵匡胤后再杀女儿花蕊,不想却葬身于皇宫之内。

“爹爹呀!您错怪女儿了。”等赵匡胤走后,花蕊才在心里对父亲默念起来,“女儿原以为那‘虬须客’是自己的‘心上人’孟昶,孟昶若健在,一定会招集旧部东山再起。女儿再利用美色离间赵匡胤兄弟,使其两虎相斗,到时再与外面的孟昶里应外合,好坐收鱼利。现在看来复国虽无望了,但是女儿一定要将‘美人计’继续下去,为夫君报那亡国之耻,等目的达到,女儿一定会到地下去向爹爹和夫君请罪的。”

花蕊在虹儿的帮助下,继续极尽所能地周旋在两个男人之间,还别说,报复的目的终于就快让她实现了。那日赵光义告诉花蕊,明天赵匡胤要带领晋王等一大批文武出城围猎,他准备到时乘机发难夺取皇位,因此时在朝中他晋王已有相当强的实力了。花蕊兴奋得一夜无眠,盼望着明日有好戏看。

次日,花蕊随驾而行。当围猎的队伍来到西山,花蕊却遥见一骑快马自城中来到赵光义跟前,那人翻身下马递上一份东西,在赵光义耳边说了些什么后,又快速离去了。花蕊一时难懂赵光义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当花蕊掉转头看着赵匡胤用他的金鈚箭射杀了一只梅花鹿,正在那里高兴得呵呵大笑时,却听“嗖”地一声,一枝利箭竟从后面贯穿了自己的咽喉。她倒下去那一瞬间,瞅见赵光义手里的弓弩都还举得老高。

“大胆晋王!你要造反吗?来人!将晋王给我拿下!”赵匡胤将花蕊抱在怀里大声吼道。

“皇兄请慢!臣弟有话要说。”赵光义连忙将一个包裹呈上。

赵匡胤打开一看,原来是花蕊手书的怀旧诗词,而且大都为思念后蜀君王孟昶而作,还有一副男人的画像,显然也是为孟昶而画的了。

“这些皆是刚才臣命属下在花蕊的行宫里搜得……”赵光义大胆地将花蕊与自己的那些“瓜葛”细述了一遍,使尝蒙在鼓里的赵匡胤听得瞠目结舌。

一代才女花蕊在她香消玉殒时也不知道,她所实施的“美人计”只瞒过了赵匡胤,其实早就被精明过人的赵光义有所怀疑了。他之所以没有对她提前动手,只是苦于没有充足的证据罢了……


(话剧《花蕊夫人》)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女有多美?孟昶因之亡国;赵匡胤见之纳妃,赵光义得不到而毁之
和你一起看宋史(40):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因为别人老婆的一首诗,竟掳走了她当爱妃
才色双绝的女妃,一句诗将万千男人钉上耻辱柱,却惨死赵光义弓下
三个花蕊夫人 赵匡胤一个人就霸占了两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