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基层党建 > 正文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泾阳安吴村:传承和发扬安吴青训班的红色精神力量

人民论坛网讯(记者 翟羽佳)6月8日,“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实地感悟陕西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在泾阳县安吴村,记者团先后走访了安吴青训班旧址、迎祥宫、望月楼和吴氏陵园,聆听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故事。

革命大熔炉烈火把身炼

步入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分布着总务处、保卫处、六椽厅、望月楼、迎祥宫及胡乔木等人的办公地。馆内的设施简朴,陈列整齐,记者团跟随讲解员全面回顾了革命先烈们坚定信仰、排除万难、创建安吴青训班的光辉历程。

QQ截图20210609162501

位于泾阳县安吴村的安吴青训班纪念馆。人民论坛网 翟羽佳 摄

1937年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在国民党统治区泾阳县创办了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安吴青训班。青训班位于泾阳县安吴镇安吴村,组织机构从起初只有4个工作人员,到后来逐渐发展健全壮大起来。青训班日常行政事务由主任冯文彬、副主任胡乔木负责,下设教务处、生活指导处、秘书处、总务处4个处。

在中共党史上,安吴青训班被誉为“抗日革命青年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1938年8月,时任青训班名誉主任朱德从前线回延安途经泾阳县时,给学员作了一场《抗战形势》的报告,并给学员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在青训班举办创立两周年纪念时,毛泽东为青训班题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1938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的陈云曾勉励青训班:“通过青训班向全国撒种子,开展青年运动。”

QQ截图20210609162543

安吴青训班旧址。人民论坛网 翟羽佳 摄

青运史长存丰碑天地间

“欢迎年轻人来我们这儿参观学习,实地感悟老一辈革命家有朝气的精神状态和革命信仰,绝对备受鼓舞!”泾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熔炉·丰碑》编者姚德强热情洋溢地向人民论坛网记者介绍,安吴青训班的特点就是艰苦、活泼、有朝气。

QQ截图20210609162616

青训班红色剧场,场景复原节目《青训班的一天》人民论坛网 翟羽佳 摄

追寻安吴村的红色文化,我们向老一辈革命家能汲取哪些精神力量?姚德强认为,一是追求光明的革命理想,当年,来自全国的革命青年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各个满怀崇高的革命信仰;二是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这些有志青年把自己奉献给国家,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三是勤学苦练的坚定意志,革命年代上课没有教室,吃饭没有餐厅,住宿没有床铺,学员们仍然坚持学习训练;四是团结活泼的严谨学风,在安吴青训班,教官不要一分劳动报酬,和学员打成一片,同吃同住;五是艰苦朴素的高尚品质,部分青年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捐给学校,一天只吃两顿饭,晚上不点灯,用锅灰自制墨水,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QQ截图20210609162628

这张照片拍摄于青训班时期,由上海著名战地记者赵定明拍摄。青训班学员在“露天课堂”风餐。

“我这些年一直在做红色文化研究,安吴村最主要的名片是革命史,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明年是建团一百周年,安吴青训班是共青团改造的产物,可以说,安吴村的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有着紧密的交集。”姚德强发自内心对人民论坛网记者说,欢迎广大党员干部来到安吴村进行党史教育学习,也希望更多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前来研究这段珍贵的历史,一起传承好发扬好红色文化。

安吴村支部书记岳绵绵向人民论坛网记者介绍,近年来,安吴村着眼基层组织建设,深挖安吴村红色资源,让红色教育多样化,搭建红色教育大课堂,建设红色教育实训基地,传承好红色基因。同时,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推动安吴村在基层党建、红色教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合力发展,努力建设为“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红色美丽村庄。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