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在“变”与“不变”中行稳致远——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东大街小学校

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根基

古城西南,文庙之邻,有一个启迪智慧、播撒希望的摇篮——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东大街小学校。

学校始建于1906年,初名吴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校址位于苏州府城东驸马府堂(1973年改称东大街)。1912年后重新命名为吴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95年8月,苏纶小学撤销,部分师生分流至学校。1996年8月,三多小学并入,成为学校分部。1998年8月,仓米巷小学整校并入。2010年8月,另一所百年老校升平中心小学整体并入。

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学校校址至今仍未改变。悠悠的古运河从她身边潺潺而过,巍然耸立的瑞光古塔静静凝视着她,映照着东大街绵延百年的沧桑历史。

变化的是面貌,不变的是精神

1998年暑期,学校翻建操场,在围墙东北面的杂碎砖丛里,发现一块半掩半埋在泥土里的青石条。青石条上有纪念碑字样,经清理,发现是一个“古董”石碑。石碑正面刻着“吴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十周年纪念碑,校长杜应震敬立”。中间用篆文,古朴秀气,落款用魏碑,遒劲有力。石碑记载了当时学校办学的情况:校园面积扩大,师生们劈荆斩棘、凿井开池、栽果树、种蔬菜、植花卉、蓄养小动物……教师着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自然为教室,以植物为课本,践行着“教学做合一”“真教育”的办学理念。

纪念碑现矗立于学校东边的小花园,园内草青木秀,茂林修竹,是学子读书修身的理想之地。那棵树干足有两人合抱之粗的百年槐树则静静立于新教学楼前,在阳光的照耀下,满树的枝丫斑斑点点洒落地面,如百年前一般生机勃勃。

虽然校园面貌已然改变,但“求真”校训却延传至今。“真”者,真人、真事、真知、真理、真为、真才。“求真”,实事求是,讲求实际。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要求教师真学、真懂、真用、真心、真爱、真教;引导学生求真理、做真人、干真事、学真知、行真事、长真才。

变化的是人事,不变的是情怀

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创办人蒋炳章先生“立崇正学,乐育后进”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人才,如“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周向群,世界羽毛球冠军蔡赟等。

樊庆笙是国内率先从事青霉素研究及生产试验的学者之一。1944年,为拯救抗战中的伤病员,他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日军层层封锁,飞越驼峰航线,将盘尼西林菌种带回祖国。他带领助手朱既明不分日夜进行研制,终于在当年成功研制第一批5万单位的盘尼西林试剂,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研制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

2019年,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陆军从北京给母校发来亲笔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于家于国于社会于人类有用之材。”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真诚的期望,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对教育最本真的诠释,深深地打动了东大街师生们的心!

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周向群,曾在百年纪念碑前留影并留下赠言:“母校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人生最主要的品格: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坚强自主都是在学校培养起来的。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我的老师。祝母校今后发展更加美好!”

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示范学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书法教育基地学校、苏州市艺术特色学校、苏州市学陶先进学校。

如今,学校秉承“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理念,用“立志、立达”的学风浸润孩子们的内心。漫步在幽静的校园,听着耳边朗朗的读书声,抚摸着百年碑刻,置身于百年槐树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依旧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擦亮姑苏教育品牌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文来源:义务教育处、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东大街小学校

编辑:赵岩松

校对:侯敬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意见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